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意大利患者人数首次下降
以色列举行犹太人 大屠杀纪念日活动
欧洲多国疫情趋于平稳 扩大检测与逐步解封并行
特朗普将暂停赴美移民
搭建服务平台解难题 精准服务画出“同心圆”
“智慧大脑”建设有温度的城市
强化基层党建 决胜脱贫攻坚
中原区多措并举掀起爱国卫生运动高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智慧大脑”建设有温度的城市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王永涛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城市就在身边。中原区绿东村街道办事处立足前沿科技,用好“智慧大脑”,推动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智慧大脑”在悄悄改变着居民生活,也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智慧引领 搭建城市管理平台

绿东村街道辖区4.71 平方公里,主要道路13条,居民楼院118个,沿街门店1202家。从城市主干道到背街小巷,种种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垃圾寄存等城市管理问题给辖区居民带来很多不便,甚至造成安全隐患,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绿东村街道紧跟郑州市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力推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经过调研论证、研发实验,建成绿东村街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该管理平台由智慧绿东指挥中心、服务处理中心、服务管理系统、移动办公APP、物联感知体系等智慧化管理系统组成,以辖区电子地图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监控资源,连接辖区现有的中原区视频监控中心、中原区数字化管理中心和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等234个监控点位,以及重点部位盲点区域新增添的51个监控点位,共有285个监控点位,将辖区13条道路全面纳入实时监控范围,依靠图像识别技术,开展城市智慧化管理服务,实现了“全区域覆盖,全天化管理”。

智能服务 治理城市管理顽疾

“数据可视化”,通过GIS技术将辖区情况、工作人员分布、感知设备、事件处理等信息在指挥中心实时展现。

“发现主动化”,针对城市管理实际,建立了11大类56小类智能捕捉模型,对符合模型内容的监控信息,主动捕捉图像,进行数据对比。

“服务智能化”,“智慧大脑”将发现的问题推送至指挥中心,经过数据的二次核查,自动推送至附近的处置队员手机APP客户端。处置队员处理完毕后,现场上报完成,“智慧大脑”再次抓拍图像,将处置结果对比更新,符合要求的予以结案,仍不符合要求的会推送至街道巡查员现场监督整改。

占道经营、垃圾抛撒、流浪犬只、油烟污染,这些随机性很强的城市管理问题,在智慧城市的“千里眼”中一览无余,随着“智慧大脑”启动,系统指令触角伸到末端,便会有相关人员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绿东村街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一投入使用,便受到广泛关注。“街道更干净、整洁了,城市管理更加有序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居民从这些有目共睹的身边变化,感叹智慧城市建设的威力。

智慧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绿东村街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不断更新识别模型。同时,通过不同时段的反复分析,及时捕捉,并通过放大标注,同时记录相关信息,提高判断精度。

识别系统通过对每一起案件的收集整理,大量数据的积累,对辖区各类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类别等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反馈城市管理信息分析报表。

指挥室依托平台的定位、记录和即时沟通功能,可直观看到城市管理人员的实时位置、移动轨迹,实现与队员即时沟通,视频调度,让城管指挥调度更加方便快捷。

目前,中原区绿东村街道智慧管理平台已经在辖区城市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城市管理工作做到问题主动发现、信息智能推送、结果自动反馈,变周期性巡查为定点式筛查,变被动应付为全天候自动管理,切实减轻了城管队伍压力,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中原区绿东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节介绍,该街道正在通过“一纵一横”的发展思路扩大智慧管理平台的服务能力。“一纵”即纵向对接,向上级单位报送业务数据,接收智慧城市系统推送的数据,实现与上级管理平台的对接联系。“一横”即横向联通,根据街道管理服务需要,横向联通街道其他方面工作,从现有城市管理职能向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延伸。将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拓展到更多领域,把辖区城市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到一流水平,为群众创建更加整洁、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