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匠心追梦:紧贴时代潮流,向学生传授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知识,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魅力,帮助孩子探索智能未来,更好成长。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打磨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兴趣?从教以来,鲁晶一直竭尽全力地创新探索教学方式,融入学科知识,贴近智能生活,打造实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也需要与时俱进。”从2007年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至今,鲁晶善于紧扣发展脉搏,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知识以耳目一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让学生掌握更多可以服务于现代生活、学习的技术。 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提前筹备,从备教学内容,到备学生、备教学环境、备教法、备学法……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以简洁、明了、准确的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软件和硬件的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将学科知识融合其中,比如通过编程实现古诗词的练习、抢答,激发学习积极性。”在鲁晶看来,曾经陌生的编程、人工智能,现在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书本上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而是实现创意、开阔思维的趣味工具,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日常生活中,鲁晶坚持不断地学习、修炼自我,通过多读多思多写,不断拓展视野,丰富阅历,实现专业成长,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的学科知识与技术,不断出现的名词、术语等,都需要我持续地学习。”在教学之余,鲁晶坚持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积累教学经验,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课堂问题,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益。 “学校有一个温暖、和谐、互助的教研团队,每次参加教研活动都会有思维的碰撞、智慧的迸发。”如今,在打磨课堂的过程中,鲁晶从优秀的课例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全力做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引路人。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