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互致口信
十九届中央 第五轮巡视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输水
对经营困难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实行房屋租金减免和延期支付政策
18条硬核措施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
乐于奉献 让红十字精神温暖人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乐于奉献 让红十字精神温暖人心
——郑州市红十字志愿团队群像扫描

本报记者 汪辉 李京儒 通讯员 丁振勇 文 丁友明 谭纪刚 图

在疫情防控一线,广大红十字志愿者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他们乐于奉献,用红十字精神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我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郑州市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不仅在抗疫时期表现出色,在平常更是格外令人瞩目。

目前,郑州市红十字会有各类志愿服务队27支。疫情防控期间,有11支志愿服务队311人次志愿者自发辅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登记、测温,为居民买菜、送快递等服务,义务搬运防疫物资,搬运物资15000余件,重达近50吨。

这几支志愿服务队只是郑州市庞大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实际行动展现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风采,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着郑州大爱,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水上义务救援队:

挽回90多条生命

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开上宣传车,利用“大喇叭+显示屏”,用顺口溜的方式街头宣讲防疫常识。他和队员们还先后组织志愿者为近200名群众、环卫工、高速交警义务理发。

骨干队员王宇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作为河南省第十三批援汉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期间一共为1269名患者进行了影像检查。

抗疫期间,水上救援也未停止。3月10日傍晚,开封市尉氏县两名14岁的孩子落水下落不明,紧急求援牛振西。晚上10时,他带领8名队员到达目的地。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两个孩子终于被打捞上岸。

2005年,爱好游泳的牛振西和同伴组建了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自此,他的手机每天24小时不关机,每每接到求救电话,他和队员们都是又紧张又沉重。他说,因为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可能意味着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家庭的破裂,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15年来,该救援队在省内外打捞400多位溺水者遗体,成功挽回90多人的生命。

捐献器官服务队:

用爱让生命延续

2019年7月5日,是红十字志愿者王红梅去世一周年的祭日。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300余人来到福寿园,用默哀、朗诵、献花等方式表达对她的敬意和哀思。

从2012年加入志愿者到2018年去世,6年时间里,王红梅参加公益活动100多次。2016年11月,在弥留之际,她还想着回报社会,决定捐献唯一能捐献的眼角膜,为两名患者带去了光明。

王红梅是郑州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的一个典型代表。2015年6月,该服务队由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和已登记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组成,旨在开展宣传推动、登记咨询等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686人,实现遗体捐献71例,完成角膜捐献81对,实现人体器官捐献727例,捐献心脏、肺脏、肝脏及肾脏2180余个,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

疫情防控期间,市红十字会专职协调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数十次出入各定点医院ICU病房和手术室等,先后协调47例器官捐献,共捐献大器官133个,眼角膜13对,挽救了13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使26人重见光明。

蓝天应急救援队:免费消杀15000小时

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自筹资金购买弥雾机、84消毒液等物资,队员们身背重近70斤的消杀设备,平均每天工作8个小时,协助有关部门多次完成社区、企事业单位消毒任务,累计服务时长15000小时。

2月25日,受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合委托,郑州市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奔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人民医院,冒雨运送疫区急需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仪。此次运送任务为郑州民间专业志愿组织的首次疫区运送服务。

蓝天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5年8月,现有队员160人。救援队围绕建立一支与现代化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应急救援队伍为目标,在注重加强队员政治理论、蓝天理念学习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军事训练和救援能力强化培训,大大提高队员和志愿者的综合素质。

法律工作服务队:危难之际显身手

2019年3月8日下午,市民李中洲正在幼儿园一楼开家长会,忽听楼上有人大喊救命,他急忙跑上查看情况,只见一名两岁多的孩子倒地。紧急时刻,李中洲凭借日常掌握的急救经验,立即展开黄金三分钟急救,随后孩子转危为安。

2016年,李中洲加入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报名参加紧急救护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救护员证。同时学以致用,他亲手救助过路边醉酒者、倒地老人、中暑者、交通事故受伤者、气道梗阻幼儿等十余起。

疫情防控期间,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带领志愿者长期值守社区抗疫一线,为社区居民开展测温、消毒、送快递等服务,先后组织5批次100余名志愿者献血,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发起捐款、捐物资价值30余万元。

法律服务队是中国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唯一的一支有法律工作特色的队伍,现有注册志愿者800余人,致力于宣传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提升和普及民众急救知识。截至目前,开展应急救护与法律保障知识讲座500余场次,受众几万人。

人道精神服务队:快乐中奉献自我

郑州市红十字会人道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多才多艺的团队,是一支奉献的团队,更是一支快乐、幸福、团结的团队。他们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尽己所能、力所能及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快乐中奉献自我,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该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现有志愿者66人。6年来,坚持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开展人道精神优秀文化传播、社区服务、捐书助学、关爱老兵、精准帮扶、温暖回乡路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公益捐款3万元以上,活动60次以上,志愿服务时间两万多小时。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