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机场货运添新军 中州航空正式开航
“三送一强”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启动绿色学校创建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
点点微光汇聚成爱的星河
我省全民健身 活动月线上启动
艺术广场舞 网络培训开课
今年职场妈妈生存 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送一强”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我市相关部门多举措支持本土花卉园林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上接一版)全力打好涉企主动服务仗。登封市建立“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组建285个服务专班。惠济区建立区级领导开展活动日报告制度。荥阳市建立“红、黄、蓝”三色台账,分层分类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精准发力送政策

疏通企业发展“外循环”

为确保企业实实在在地获得政策服务,市企业复工复产办及时收集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疫情防控、惠企惠民、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184项并在市政府网站发布,通知印发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发放至企业。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并密集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举措,提供政策保障。市工信局制作了“政策U盘”送至各重点工业企业。市住房保障局协调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出台新规,企业可凭金融机构出具的保函等额替换监管账户中的监管资金。市农委组织专家做好技术指导,优化服务政策,助力企业销售,试点建立蔬菜网上销售平台。市国资委指导市管企业落实“免二减三”优惠政策,目前已减免房租644万元,延长23个合同。

近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关于促消费增活力稳增长的若干举措》,第一期5000万元共100万份消费券于4月3日10点开始发放,150秒便被申领完毕,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十余家媒体对我市消费券发放工作进行点赞。

精细周到送服务

打通复工复产“肠梗阻”

“三送一强”活动开展以来,市级分包领导、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作专班深入一线企业,重点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相关要求,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制定出台配套细则和操作流程,推行“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对于各县(市)区、开发区“三送一强”活动专班反映的本区域内无法解决的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市复工复产办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了解决。

市委办公厅协调解决航空港区发展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工、土地利用等问题。市城建局、市城管局简化工作流程,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对重点领域实施“一对一”帮扶。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八大特色审批、四主动、三到位、三严防和四送特色服务。中牟县针对郑州日产零部件紧缺问题,详细梳理日产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帮助企业在本地寻找替代品,提升本地配套率

精心配置送要素

拨动企业“前进齿轮”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用工、用地等要素瓶颈,全市各级工作专班工作前移,积极作为。

市财政局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下达支持企业发展资金1.8亿元,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贴息资金785.3万元,拨付资金1.49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市资源规划局实行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市金融局力促“政银企”合作;市人社局全面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让劳动者“在家找到工作,离家就能上岗”。

截至5月8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9家,复工2249家,用工543355人;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3702家,复工13702家,用工198240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817家,复工3817家,用工412288人;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252422家,复工252422家,用工1216191人;全市应复工建设工程2866个,已复工的2866个,当前用工397423人。目前,我市企业已基本实现应复尽复。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三送一强”活动,持续强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持续为企业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克服痛点,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打通“肠梗阻”,疏通“外循环”和“内循环”,真正让企业复工复产有动力、有活力、有后劲,进而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的整体复苏、强劲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