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莫道春光难揽取 棉纺街道党旗红
“两点一线”全覆盖 扬尘管控再升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点一线”全覆盖 扬尘管控再升级

4月30日晚,夜色渐浓,凉风渐起,郑州市控尘执法人员整装待发。22时30分,一辆辆城管执法车鱼贯而出,在夜幕中急速驶向四面八方。“夜查行动”开始了。

谋事须谋本,治污须治源。扬尘污染以其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管控和治理难度大,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从根源上治理扬尘污染问题,郑州市控尘办因势而动,科学谋划,把2020年的扬尘污染防控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制订了郑州市2020年施工工地精细化管理方案、考核方案、督查方案,修订完善了《郑州市扬尘污染信用评价计分办法》,并在4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全面实行铁腕、科学、精细治尘,实现“工地不停建、企业分类管、指标降下来”。

同时,为确保“专项行动”全覆盖、无死角,市城管局重心下移,抽调骨干力量,16名县级、科级干部组成16个执法检查组,每个组分包一个县(市、区),采取昼查夜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扬尘污染源进行多轮次、持续性执法检查。

专项整治

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再升级

进入3月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但部分工地刚复工不久,便出现未按要求施工,不落实扬尘防治责任,造成扬尘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问题。

为了坚决遏制和扭转3月份以来问题多发、问题突出的不利形势,市控尘办在4月1日召开了各县(市、区)和市直成员单位专项月活动的动员会,下发了《郑州市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方案》,明确了需要完成的7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持续加强现场扬尘治理检查,做好针对性管控,尤其是重点管好渣土运输;加强督查,转变督查方式,加大属地、行业监管力度;结合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加强围挡整治、喷淋设施等标准落实。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成员单位,统一步调、上下联动,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开好头、起好步。

自专项行动“号角”吹响,全市各级控尘部门以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为抓手,结合季节性扬尘污染特点,多措并举,加强指导,竭诚服务,有序推动工地复工。对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问题坚决说“不”,在加强督导检查的同时,以发现问题促进整改,以约谈问责传导压力,督促各级履职尽责,积极做好控尘工作,确保防疫、复工和污染防治统筹兼顾,有效遏制了PM10上升势头。

绣花功夫

道路管控“点到面”、检查行动“白+黑”

2018年5月,郑州有了一支扬尘污染防控队伍,他们活跃在建筑工地和道路卡点,全时空、全区域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全天候、无缝隙。

如今,这支队伍再壮大、力量再充实。4月18日,市城管局抽调7名县级干部和9名科级干部,每人分包一个县(市、区),成立扬尘治理专班。市控尘办先后召开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对下沉领导和新进人员进行扬尘治理业务专门培训上岗。通过对在建工地进行实地走访,与工程运输负责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实例深入浅出为大家讲明利害关系,促使降尘措施落实。

4月份,市控尘办持续增加督导人员和力量,共巡查工地9029个,发现问题工地1509个,全市扬尘污染问题共立案240起,结案138起。查处违规渣土车1377台,暂扣违规渣土车355台,查处未备案车辆139台。下一步,市控尘办将整合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执法资源,促进各执法部门的工作效能和管理合力,加强工地源头管理,进一步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构建渣土车监控体系,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监管帮扶

构建“两点一线”出土外运闭环防尘标准体系

精准控尘、科技治尘、全过程监管……据介绍,市城管部门对渣土处置实行全过程、精细化治理,制定了渣土运输、消纳环节,细化工地洗车作业平台、渣土专用运输车辆、渣土消纳场建设等新规范,对渣土处置工地、渣土消纳场等场地的洗车作业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构建“两点一线”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检查车厢盖密闭情况、过水槽清洁车轮、高压喷淋装置冲洗车身、人工再次精洗、出场检查……在郑州,一辆渣土运输车要从工地驶出,必须通过重重“关卡”。

2020年控尘工作,重点突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在技术手段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智慧化管理,在区域上突出土方作业工地、两环三十一放射道路和城乡接合部扬尘的监管,在工作机制上抓好力量下沉、闭环管理,使控尘工作更好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实现控尘与施工“双统筹”“双促进”。通过领导带队检查、定期召开督查工作专题会议、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开展夜间专项治理、下发PM10数值排名靠后提示函、约谈严重扬尘污染问题项目,建筑工地、消纳场和渣土车辆作业不断提标提档,扬尘治理迈向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扬尘污染“标本兼治”。

同向发力

全面提升扬尘管控精细化水平

做好帮扶和服务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的又一大特色。对在郑州市承担项目较多的企业、涉及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市控尘将主动走进企业做好培训服务,帮助工地做好扬尘治理,达标施工。对于一些管理不到位问题,控尘执法人员现场帮扶企业整改。 严禁“一刀切”,坚决杜绝一罚了之、一停了之、以停代改、以停代治,使控尘执法既有监管的力度,更有服务的温度。

在开复工时,对未及时复工的企业,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各级控尘办主动搞好服务,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早日复工建设。重大产业项目还将安排专业控尘人员24小时驻场,1对1指导帮扶。

为实现“工地不停建、企业分类管、指标降下来”的新要求,市控尘办先后到市内五区和各开发区召开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座谈会9次,旨在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控尘工作新要求,分析今年控尘工作形势,宣讲2020年控尘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探索新形势下控尘工作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路径,听取各辖区企业对控尘工作意见建议,统筹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困难和问题,推动“三送一强”工作向深发展,以服务项目建设。

据了解,市控尘办将帮扶指导贯穿监管全过程。针对部分企业在工地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综合采取讲解规范要求、观摩同行业标杆等措施,并现场指导企业立行立改,消除扬尘污染隐患,做到执法与普法、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帮助企业提高扬尘污染防控管理水平,实现达标施工、绿色发展。

智慧平台

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日常管理效能

远程视频在线监控、防尘土工布代替防尘网、冰雾盘喷淋等多种科技手段已经运用到扬尘治理中,力争实现“工地不起尘、道路不见土、车辆不带泥、黄土全覆盖”的目标。

据介绍,为解决扬尘防治管理难点,我市将在建筑工地引入并建设“扬尘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视频数据分析工地进出车辆车体特征,实现无证“黑车”、渣土车运输封闭不严、车辆出场冲洗不净的自动分析和严格管控,同时建立数据追溯机制,实现违规事件的图像、视频及分析结果一体化记录,为扬尘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目前,郑州已有1800个工地安装了在线视频监控系统,730个工地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管部门可以远程实时掌握工地PM2.5、PM10等扬尘颗粒物浓度关键信息。此外,市控尘办还利用无人机航拍工地扬尘防控情况,建立工地坐标数据库,对重点地段、重点监管工地进行随时航拍实施监管。

压实责任

落实措施督促企业主动作为

项目三方与属地签订扬尘治理承诺书。成立由建设(代建)、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的扬尘防治工作组,明确具体负责人,组织协调扬尘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定期组织考核检查。项目应划定各工区职责范围,责任到人。并建立扬尘治理奖罚制度,对扬尘治理不到位,受到行政处罚、信用扣分的工地,总公司应追究公司分包领导、项目负责人、管理员、工区负责人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奖罚。 谷长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