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20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勇担高质量发展使命 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利
新时代催人奋进 新郑州未来可期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会特稿
勇担高质量发展使命 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利

郑州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刘俊礼 袁帅 武建玲 赵文静 张倩 赵柳影 张竞昳 苏瑜 肖雅文 李京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责任使命,全市上下对两会充满了更多期待。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砥砺前行,坚定扛起“三个在”和“龙头高高扬起来”职责使命,交出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站在历史交汇点展望未来,如何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两会代表委员围绕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发出好声音、提出好建议。

做强产业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这也让抢抓新机遇布局新基建、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代表委员们中形成共识。

“先进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郑州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持续强化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市人大代表陈耀宗说,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兴起,传统渐进式转型升级路径已被打破,登封等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要更加高效推进产城融合,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市政协委员毕海涛表示,发挥好郑州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要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城融合的产业支撑能力。具体而言,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导向,以特色产业板块为载体,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建设众创空间,促进优势要素集聚,培育科创场景、科创空间等有远见、有市场的新科技、新经济。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积极培育科技及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扶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市外贸企业发展开始寻找新机遇、新模式。市人大代表栗亚冰说,当前全市外贸企业、国际物流、国际金融结算、跨境信息技术等产业布局清晰,已形成平台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建议加快研究郑州市以出口跨境电商与传媒直播新零售为核心产业链,着力推进郑州市外贸产业升级,侧重外贸产业与5G应用结合,加快5G基站的投资建设。引导培育集本土技术、服务与产业升级为一体的服务型5G外贸产业园,并针对性制定园区企业促发展扶持政策,推进外贸产业升级。

支持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基本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尽最大可能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支撑,努力让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厚实。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对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帮扶中小企业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携手实体经济发展共克时艰,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市人大代表王建勋希望,持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这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他建议,在金融政策支持上,要监督落实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在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用、完善续贷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切实助力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困难。在减免租金上,政府对非国资背景的民营产业园、专业市场、综合体、商务楼宇等市场运营方实施免租的,通过减免税收或给予运营补贴等方式予以鼓励、支持。

无独有偶,市政协委员牛聪认为,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经济复苏回暖向好,重点要多措并举为企业解难纾困。建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项基金,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帮助相关企业渡过暂时的资金需求难关。要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办理各类生产和审批手续,引导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复产达产效率,稳住经济基本盘。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更需要我们把厚植增长动力置于重中之重,聚焦改革、创新、开放、人才等动力要素,将郑州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人才集聚的乐土、投资创业的热土。

“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发展五个特征中,其一就是国家的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市人大代表王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富而强、大而美”的国家中心城市,人才是根本,只有加快推动人才引进培养,郑州城市核心竞争力才会更强。他认为,当前郑州不同层次教育与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不够明晰,目标制定站位不高,具体措施不够充实,这与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建议明确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具体要求、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人才引进、培养与郑州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加快补齐郑州人才发展短板,走好人才引进与教育培养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我们以更大力度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也应该加快‘对内开放’脚步。”市政协委员冯常生表示,对外开放一项重点就是要实施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引进国际知名院校,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打造“留学郑州”品牌,同时注重通过较好的生活配套来促进生产招商,将郑州打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如好市多、山姆会员店等国际知名品牌优先于其他中心城市首入郑州。对内开放则是要推动郑州周边郊县与郑州市辖区享受同等学籍,塑造“在郑州就是郑州人”的开放、包容现代城市文化,进而助力“智汇郑州”建设。

“目前,郑州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依靠区位优势,打造国际交通枢纽门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但要实现‘富而强、大而美’的目标,还需要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各类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多举措吸纳招揽人才,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市政协委员高栓记说,当前,郑州吸引了不少有分量的大企业来郑投资,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兴业,要确保这些企业和人才引得来、留得下,需要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工作格局,完善营造国际化、多元化、便利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城市包容度、增强人才归属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稳增长、发展高质量,而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市政协委员王世洪表示,注重科技创新要抓好基础研究建设,当前就是要加快国家超算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中科所的基础能力建设,通过这三大重点工程的建设,使郑州的基础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此外,要加大虚拟经济、生命健康、区块链等三大未来产业的发展,超前谋划、布局、投入,为郑州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号角声声催人急,重整行装再出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一幅迈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图景正在郑州大地徐徐铺展,全市上下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持政治思想战略定力,坚定奋力前行信心决心,冷静应对各方面严峻挑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推进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