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武建玲 文 马健 图 冲出青藏高原,九曲黄河逶迤而下,以“百河之首”“四渎之宗”的王者气概,挟泥裹沙、浩荡东泻,缔造出25万平方公里、以郑州桃花峪为顶点的华北大平原。这片中华民族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区域里,先民们在黄河之滨、天地之中郑州地区,孕育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哺育着以黄河文化为根与魂的中华民族。 几千年来,我们在黄河之滨,血脉里流淌着几千年来黄河儿女共同的昂扬与包容;新时代下,我们在黄河之滨,与这条大河紧紧依偎、唇齿相依,汲取着黄河文化精神的不竭动力,奋力谱写着新时代的出彩华章。 筑梦黄河岁岁安澜 自陕西潼关进入河南,黄河在西起灵宝,东至台前的“豫游”里,流经多个省辖市28个县(市、区),河道总长711公里。 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郑州桃花峪,伊洛河、沁河两大支流不断汇入。 “由于河南黄河地处山区向平原的过渡河段,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具有河道最宽、悬差最大等不同于其他江河和黄河其他河段的突出特点。”河南黄河河务局有关专家介绍,黄河两岸堤距一般5至10公里,而新乡长垣县大车集断面最大河宽达到了24公里;京广铁路桥附近河床与新乡市地面的最大悬差达23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此外,河南境内的黄河滩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河南黄河滩区涉及洛阳、郑州、开封、焦作、新乡、濮阳6个省辖市23县(区),总面积2714平方公里,区内有1312个村庄,居住人口达128万,充分显示了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繁华。” 不能忘记,自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决口1593次,其中三分之二发生在河南;大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河南黄河历来是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和防汛的重中之重。 可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先后在干支流上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西霞院、故县、陆浑、河口村等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河南黄河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依靠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省党政军民先后战胜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洪水12次,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实现了河南黄河岁岁安澜,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达数千亿元,为黄淮海大平原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撑起了一把牢固的“保护伞”。 源远流长黄河文化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有志之士对“黄河文化”的深度解读。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立新对黄河文化深有研究,在他看来,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李立新表示,有人用“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来形容黄河郑州段的特点。所以从区位上看,郑州在黄河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也表示,“可以说,是黄河文化养育了郑州文化,是黄河赋予郑州得天独厚的位置,没有黄河文化就没有郑州文化,同样,今天黄河流域的文化发展,也离不开郑州文化,没有郑州,黄河文化就失去了核心、支点、重心和龙头!”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做好黄河文化研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还是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需要,也是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需要。”李立新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做好黄河文化研究,是河南、郑州的使命担当,“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喜的是,郑州市政府正式印发《郑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我市将立足在中华文明中的突出价值和黄河流域核心示范区的重要地位,以“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为主题,以“一带三核”为抓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全力建设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当历史脚步迈向21世纪的今天,郑州,这座拥有3600年历史、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昂扬在黄河之滨,践行着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黄河文化、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郑州力量”!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