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掷地有声 聚焦2020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信得过、过得硬、靠得住的法院队伍建设法治中国
民有所呼 法有所应
开展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 全面提升师范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
别样两会 一样精彩
把“小毛尖”打造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创新创业中追梦新时代
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 民法典筑起网络暴力防火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新:
把“小毛尖”打造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这让扎根基层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信阳文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很振奋。他表示,按照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时间表,今年将完成第一步,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基础位置,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建议把“小毛尖”打造成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毛尖之都’”。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13.8万亩,年茶叶产量达7.2万吨,年总产值达122亿元。全市10个县(区)就有8个县(区)产茶,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

刘文新认为,茶产业已成为促进老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改善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对于信阳来说,“小毛尖”是大产业、大民生、大文章、大形象,茶业关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大计。建议通过做优产品、做大“龙头”、做强品牌等,把“小毛尖”打造成大产业。

融合发展做优产品。信阳目前作为全国名优茶核心产区,存在着茶园面积分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的是好茶卖不出好价钱,整体效益增长率不高。2016年10月14日,国家农业部下发了《抓住机遇 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5个销售额超50亿元的茶叶集团、20个销售额超20亿元的茶叶集团,通过十多年努力,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超大茶叶集团的战略目标。建议各级政府按此目标,将全市地方集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抱团”发展,融合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关联环节,将产品按照国标做优,不断增大市场份额。

精准扶持做大“龙头”。信阳毛尖茶现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龙头茶企带动作用,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持续动能。建议国家出台针对龙头企业有重点、常态化、系统性扶持政策。在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方法上,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要分级“精准”支持,不能“撒胡椒面”。按照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多少、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大小、在市场竞争的能力强弱进行分类分层分批次,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达到支持一家企业、带活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提升品位做强品牌。品牌是产品的市场通行证、软实力、影响力。信阳毛尖虽是“中国十大名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但在互联网+的全媒体时代,其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存在被“后来者居上”边缘化的危机。建议按照国家提出的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的要求,由政府牵头,将“信阳毛尖”和企业品牌联合起来,形成宣传大格局;宣传效果由街头传单、地方媒体上升为国内“爆棚”、国际“轰动”;宣传投资可采取“谁受益大谁多投资”的方式,达到长期积累、长期经营、长期宣传、长期推广的“矩阵”宣传效应。

郑报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