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街村(社区)书记同场“打擂”
麦田里的农机大比武
秸秆回收再利用 生态环保又增收
惠济“云团车”上线
志愿者助力秸秆禁烧
大件垃圾咋处理 电话预约上门收
“杜岭之声” 传递街区好声音
中牟强化城乡接合部 社区环境综合整治
惠济开展环境卫生冲洗行动
车企40天进账4亿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真情铸就“爱的港湾”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杨晨雨

家是“爱的港湾”,源源不断的真情温暖着爱巢。

47岁的陈琳静,从事社区工作15年,是中原区桐柏路街道风和日丽社区副主任,也是一位好儿媳、好母亲。

陈琳静的好口碑,源于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和睦的家庭。她的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之家,年近八旬的婆婆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婆媳关系融洽,夫妻俩相敬如宾,懂事听话的女儿已上高中。全家人热心助人,用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庭的真谛。

陈琳静与年近八旬的婆婆以及丈夫、女儿生活在一起,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20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理解,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两人总是争着做家务,从没红过一次脸,没斗过一次嘴。夫妻俩经常和老人沟通谈心,节假日陪老人聊天、散步,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体贴和安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爱护,相互尊重理解,始终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陈琳静为人善良、热情,平日里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她都会积极、主动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

每年4月是社区年审老年乘车卡的时间,但今年因疫情改为线上年审,好多老年人不会操作。陈琳静就自己下载“绿城通行”APP软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老年人年审老年乘车卡。她曾同孩子一起救助过流浪儿童和乞讨人员,一起推心置腹地探讨过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母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从懂事起就知道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关爱同学。

陈琳静从事社区工作15年,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接到通知她二话没说就走上工作岗位,早出晚归,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唯一的心愿就是疫情早日解除,大家都能走出家门,看春暖花开。她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排查外来人员,有一家8楼的住户去了6次才完成现场确认。话说多了、嘴起皮了,喝口水继续说;路走多了引起腰疼,贴个膏药继续走。让她欣慰的是高强度的工作付出,保障了所在社区疫情的管控得力,她就感觉心里踏实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