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 上一版3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
运用前沿技术 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特殊之年慎花钱
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
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从双槐树到西山城之间的仰韶星火
仰韶与黄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双槐树到西山城之间的仰韶星火

近日,我们访问西山遗址。

南阳路向北过了北三环之后,延伸出的道路已经更名为江山路。江山路向北过了黄河外堤后第一条只能向左的丁字路,是西山路。

黄河九曲十八弯地自在奔涌,在这里有个微缩版的呈现。同一道外堤,在花园口时,堤下就见黄河,而沿着江山路过了黄河外堤,还要越过一大片宽阔的地面,这片临水湿地给人以栖居的快感。

西山路尽头,一家地产公司开辟了旅游、娱乐和高尔夫项目,来来往往的车流负载着红男绿女穿行此间。

一座“西山遗址”的石碑默默无闻地立于路面一侧。但是,古今的审美视角竟然如此一致!绝少有人知道,五千年前的仰韶先民也曾在这里筑城生息,点燃文明圣火。

中国版筑城池的源起

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的古荥乡孙庄村西,北依邙岭、南面枯河,1984年冬发现。1993~1996年期间,国家文物局考古队培训班对此进行了连续发掘,发掘面积达6385平方米,确认该遗址距今约5300年,遗存囊括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经过大规模田野科学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

西山城由外城壕、内城壕、城壕组成,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夯筑和防御设施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和建造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文化局原局长阎铁成在《重读郑州》中介绍了西山古城及版筑工艺——

“(西山城)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东南部已不存,仅留部分北城墙、西城墙和北部城壕。城墙系用当时先进的方块版筑法,在内外两侧挖沟,就地取土,在经过平整的高低错落的生土基面上夯筑起建。墙宽5~6米,城角处宽8~10米,夯层厚3~4厘米,夯窝经局部提示为圆形,底倾斜不平,深0.3~0.5厘米,初步推断为集束棍夯,在城墙筑造中,已经使用夹板、穿棍和立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山城已开始营造原始的城池防御设施,在其北城门处发现了类似后来的影壁墙一样的建筑,这显然是为了藏兵和防止敌人长驱直入所精心设计,应为瓮城之初始。”

1995年,西山古城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西山城到双槐树

《郑州西山发现黄帝时代古城》一文中说,郑州西山是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城,有些问题虽然还在继续勘探研究中,但可以肯定它是货真价实的一座古城。这座古城如果与中国历史发展相结合来认识,它应该是黄帝时代的一座古城,是黄帝时代有熊国的国都。

该文作者是考古学家许顺湛,在一向以实证说话的考古学界,这番言论在业内振聋发聩,反响不一。许顺湛认为,有熊国的地域并不局限于新郑,至少要包括今新密、郑州和荥阳等地,在有熊国所辖的区域内,文化遗址应属于有熊国文化,当时的氏族部落也应属于有熊国的组成部分,如果别处没有第二座城的发现,那么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国国都。

这篇论文发表于1996年第一期的《中原文物》期刊,2017年,作者因病以90岁高龄辞世。

岁月无情,许顺湛没有看到后面的阳光——

2020年5月7日上午,郑州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位于河南巩义的双槐树遗址性质为5300年前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河洛古国”与西山古城,有数处相同相通之处。

距今约5300年,这是西山古城与双槐树“河洛古国”的共同时间节点。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作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高、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瓮城结构方面,“河洛古国”的中心居址已有典型的瓮城建筑结构,可见居住者非同一般。双槐树发现的4排大型房址,房址之间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一间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这样的城池,外城壕、内城壕自然更加相似了。

北斗九星。河洛古国引人瞩目的,是一处用仰韶彩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河洛古国之前发掘的青台遗址里,已经明确标注了彩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走向。

西山古城有没有北斗九星呢?《重读郑州》中提供了一幅陶罐组成的“西城门门道上的奠基遗存”图,有几分神似,但是我们只能寄望于专家的权威解读。

黄帝都邑。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认为,双槐树遗址不排除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同处仰韶时代、同样建筑构造、同居黄河南岸,5300年前后的河洛地区,陶天下为一家的黄帝部族,以黄河文化为根,亲近自然,信奉天时,甘苦共享。燃烛火以燎原,最终演化为五千年绵延之文明星光。

王见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