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覃岩峰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摄影部提供 中原沃土,文化之源。从古至今,九曲黄河在这里伸展,中华文明在这里扩展,无数文人墨客用诗句辞赋抒写了对河南这片土地无比的眷恋与热爱的真挚情感。 时移世易,万象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河南的发展,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落地中原,对河南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河南发展的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带来重大机遇赋予重大责任 2019年是郑州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肯定了郑州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做法成效;8月主持召开中财委第五次会议,把郑州列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城市行列;9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今年1月在中财委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强化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为郑州指明前进方向、带来重大机遇、赋予重大责任。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九曲黄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来。2019年9月16日至18日,正值万亿河南人民砥砺奋进中部崛起、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南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地方考察时经常提到的话题,也是他这次考察的重要内容。 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听取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进行海外并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情况介绍,并仔细观看液压支架操作演示,又一次体现了他对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黄河博物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习近平不时驻足端详陈列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和图片图表,就有关问题同大家探讨交流,充分肯定中华民族在同黄河水患斗争中展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18日下午,习近平听取了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河南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国际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我国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办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8日上午,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习近平强调,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宁,天下平”,如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强调: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尊重规律,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打造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对于郑州,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又寄予厚望。 2019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会,听取8位代表发言后,对郑州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做法成效给予首肯。 8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把郑州列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城市行列。 2020年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会议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解决突出重大问题。要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要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工程,加大黄河流域污染治理。要坚持节水优先,还水于河,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会议明确提出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这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重大决策,为郑州指明前进方向、带来重大机遇、赋予重大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使命,郑州千万人民必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主动把握大势,着力化危为机,让习近平总书记厚望如山的嘱托在郑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先出彩出重彩。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