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一河奔腾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之河 润泽无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幸福之河 润泽无声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河观光大道景观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鹤舞郑州
湿地精灵
造化钟神秀
郑州黄河湿地荻花开

本报记者 武建玲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郑州黄河

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提供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抓好黄河保护和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河南、郑州正努力谋划好黄河河南段、郑州段的保护和治理。

建设岸绿景美的沿黄生态廊道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省份,河南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把握沿黄地区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从过去的立足“要”向立足“干”转变、向先行先试转变,既要守住“绿水青山”,也要收获“金山银山”,在黄河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

根据部署,河南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突出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水资源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规划建设黄河流域生态廊道、文化保护传承……

按照《要点》内容,我省将着力构建以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塔尖”、重点领域专项规划为“塔腰”、关键环节专项政策为“塔基”的“金字塔”规划政策体系。

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打造郑州大都市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率先启动郑州核心片区建设,制定出台郑焦、郑新、许港等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完善支持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政策措施,推动与三门峡、济源示范区联动发展,支持洛阳打造“洛阳智造”新引擎、扩大开放引领新引擎、创新驱动升级新引擎、河洛文化铸魂新引擎。

实施沿黄生态廊道试点示范、规划建设沿黄湿地公园群、推进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黄河防洪安全防范治理、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构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体系、推进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等八大标志性项目,其中首要实施郑州段、开封段、三门峡段、新乡平原示范区段生态廊道示范工程,率先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

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西美、北静”的城市发展布局,我市着力推动黄河郑州段生态系统高标准保护,以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为抓手,以邙岭森林化、大堤景观化、滩区自然化、河流清洁化为重点,着力打造防风与固沙、景观与城市、生态与休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有鲜明郑州特征的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

紧紧围绕“天蓝水清土净,绿山美堤护滩,提质增效惠民”的目标,我市将按照“一屏二区三网四带多组团多园区”的总体思路重点推进邙岭森林生态、大堤景观生态、滩地湿地休闲生态建设和黄河支流水质提升,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大气、水环境质量显著好转,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一屏”为黄河生态屏障;“二区”为西部生态涵养区和东部平原防护区;“三网”为县乡道路防护林网、河沟渠堤防护林网、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四带”为以京港澳高速、郑云—绕城—S88线、连霍高速、郑民—绕城高速为骨架的高速公路、快速路、铁路、国道、省道等构成的城市生态隔离带;“多组团”为郑州市主城区、各县市区主城区及其周边乡镇的生态组团;“多园区”为滩地公园、森林(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我市计划三年内完成新造林20万亩,抚育15万亩,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到2022年底,西部邙岭所有宜林地实现应绿尽绿,宜林地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黄河大堤及延展区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林相丰富、功能完善,与城市空间相适应”的森林休闲生态系统;初步建成国家黄河绿道郑州段130公里;以郑州黄河滩地公园为引领的多个公园基本建成,退耕退渔、还湿还草10万亩;国控黄河花园口和伊洛河七里铺责任目标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示范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

做好黄河郑州段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我市确定了黄河郑州段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发力点。

推进邙岭风沙源生态治理。针对邙岭植被分布不均,林种结构不合理,常绿树种、彩叶树种比例偏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我市计划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荒山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点线面融合、具有郑州地域特色的黄河邙岭生态治理示范区,到2022年底完成邙岭绿化提升面积12万亩。

重点推进大堤生态景观建设。我市计划在沿黄河大堤和S312两侧,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国家黄河绿道郑州段,实现生态保护与休闲观光、廊道景观与城市建设、森林体验与文化感受相融合的“北静”目标。

为推动黄河郑州段生态系统高标准保护,我市拟在江山路以东、花园口以西、大堤以北、黄河河道中心线以南,规划建设面积约44平方公里的郑州黄河滩地公园。作为郑州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生态保护示范点,黄河滩地公园将坚持浅滩、中滩、高滩三滩分治,突出黄河滩地自然性特点,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

浅滩生态修复,重点做好“退、修、保”。“退”,将基本农田退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出台湿地补偿政策,实施退耕退渔、还湿还草。“修”,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种植菌草、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沟通河网水系,恢复浅滩过水能力。“保”,清理整治违建设施,实施生态隔离,减少人为干扰,做好生物多样性生境保护。

中滩生态修复,重点做好“连、优、还、兴”。“连”,连通水网河塘体系,引水入滩。“优”,清理违建设施,优化现有规模园区,沟通路网水系,突出特色,形成完整统一的休闲观光体系。“还”,实施退渔还湿还草,恢复湿地生境。“兴”,建立特色林果、花卉、蔬菜等种植基地,振兴观光休闲农业。

高滩生态修复,重点做好“建、治、构、富”。“建”,建设郑州黄河滩地公园、中原花卉科技博览园、休闲观光园、种植体验园等。“治”,加强对枯河的生态治理,增强枯河自身保水、净水能力。“构”,在西部巩义市、荥阳市和东部中牟县完善农田林网,发展高效农业,实施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构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体系。“富”,发展特色经济林,实现富民惠民。

“黄河宁,天下平”。瞄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郑州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正着力做好黄河下游生态保护的“大文章”。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