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一城好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楫搏浪如意城 隆起产业新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省对外开放窗口 郑州城市形象名片
奋楫搏浪如意城 隆起产业新高地
坚决扛牢“东强”使命 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建设稳步推进,河南“陆家嘴”扬帆起航
中原科技城为“东强”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中小学午餐配送让家长舒心孩子暖心
东区多元夜经济释放消费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东强·郑东新区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郑东新区管委会供图

如意之城,生机勃发。郑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发展思路,推动城市功能布局迈向新阶段。“东强”明确,发挥郑东新区示范作用,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窗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这也为郑东新区建设发展明晰了方向。

如意之城,愈加靓丽。作为展示郑州对外开放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和名片,去年以来,郑东新区以“东强”战略为统揽,以五大核心板块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原科技城等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建设,努力实现由“以城带产”向“以产促城”转变,努力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活力,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悦心更暖心,为全市加快打造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原科技城让城市发展更智慧

重大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郑东新区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加快推动中原科技城等重大项目落地,为全市“东强”战略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4月29日,郑东新区管委会在龙湖公共艺术中心召开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园·中原科技城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这也意味着全市这一重大科创战略将在郑东新区加速落地,郑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将在北龙湖高高隆起。

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园·中原科技城城市设计方案旨在结合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理念(生态城市、环形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作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将围绕科技创新功能,按照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化、“三生”融合的理念,建设功能更加复合、交通更加便捷、生活更加宜居、业态更加高端、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市风貌更加有特色的国际化科技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高地、高科技产业园区。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共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区域1为龙湖北岸、龙源路、中州大道、连霍高速、龙源八街、新龙路、龙源十三街、龙湖外环北路和龙湖外环东路围合的区域,用地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区域2为107辅道、育翔路、晨晖路、贾鲁街、博学路、孟庄北路、晨晖路和明德街所围合的区域,用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两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6.4平方公里。

中原科技城是全市谋划的32个核心板块中的重点板块之一。郑东新区按照“人才+资本+项目”模式,边设计、边招商的原则,统筹推进项目规划建设。目前,该区域招商态势良好,共对接项目47个,投资突破775亿元,已签约数字经济头部企业项目——APUS全球第二总部、海康威视中原区域总部、大华股份中原总部等,人工智能项目深兰星联人工智能生态基地、中德创新产业园等,生物技术项目北科生物生命中心、中英生物医学创新共享加速器等26个项目。

科技是城市发展最强大的引擎,把引擎放置在最具发展潜力的龙湖区域不仅体现了郑州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积极作为,更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大手笔、大气魄绘就城市规划蓝图的决心和气魄。

建好“大河村”让传统文化更有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与竞争力。郑东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讲好仰韶文化、黄河文化故事,打造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展示载体和平台,为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文化支撑。

今年1月,在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评审会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部分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群众代表一起审议规划方案,为建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言献策。大河村遗址作为我市建设黄河文化展示主地标城市的关键遗址之一,位居郑州北部门户要地,紧邻黄河,是一处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和商文化四种考古学文化,面积达53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在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使命与担当。

为了推进遗址公园建设,郑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督导拆迁清表,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相关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以精品工程、精品项目讲述好河南区域内的仰韶文化,把郑州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早期文化、黄河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立起来。

点亮夜经济让城市更繁荣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大力发展夜经济促进消费,努力消除疫情影响,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努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是郑东新区蝶变腾飞、奋勇迈进的真实写照。

“呜呜……”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四面八方的市民纷纷从如意湖畔踏上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船,开始了从如意湖到龙湖的郑东夜游之旅。从疫情中“苏醒”的不仅仅是画舫船,从如意湖畔到龙湖里,从商鼎路东到农业路南,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郑东新区商业街区的夜晚重新恢复了往日活力,聚集了更多人气,一排排整齐的时尚街区和一家家灯火璀璨的深夜食堂为郑东新区的夜晚增色不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5月以来,郑东新区首批夜经济示范街区陆续开放,乐享城、龙湖里商业街、如意·巷、如意畔·夜千玺、汇艺·银河里等夜经济示范街区的开张入市,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多个选择,享受夜东区魅力,点燃夜经济活力。

郑州东站不仅仅是出入郑州的高铁站,更是展示郑州区位优势和中国高铁速度的闪亮名片。作为郑东新区首个启动的夜经济示范街区,毗邻郑州东站乐享城为就业群众提供了50个免费摊位,现场引入乐队献唱、抖音网红达人直播、灯光秀等文化元素、时尚元素,努力构建集饮食、游玩、购物、娱乐、展览、演出等多个业态合一的夜间消费特色街区,让夜经济发展更加有序。距离郑州东站更近的汇艺·银河里在去年成功搭建星光集市的基础上,融合美食轻饮、文创潮玩、生活好物、live音乐于一体,升级打造了银河汇音乐集市,引进不同特色的音乐元素,形成业态集聚、各有特色、良性竞争,让“夜经济”的烟火气息和艺术气息并存。

龙湖是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核心区,龙湖金融岛更是被誉为河南的“陆家嘴”。连日来,来自市区四面八方的群众汇聚到龙湖里商业街,体验商业街独有的美食与特色。早餐店、商超、理发店、服装店、面包店等各类店铺齐全,无人煲仔饭更是增添科技魅力,彰显城市特色、郑东之美。考虑到群众夜间消费习俗、游览观光和阅读文化等需求,这里还打造了包含“夜购”时尚消费、“夜游”主题观光、“夜娱”文化体验等一系列娱乐体验场所,能够同时满足群众对社交、休闲、健身、知识提升等不同娱乐需求。

宝龙城市广场是郑东新区最早开发建成的商业综合体之一,这里的夜经济示范街区以美食街为重点,融合了美食、表演、游乐等多种元素,在积极探索城市夜经济发展新方向的同时,也为龙湖南区居民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到郑州必到郑东新区CBD,如意湖畔的“大玉米”用无数个夜晚发出的黄灿灿的光,为郑州照亮着前进方向,成为这座城市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如意·畔夜千玺”示范街区围绕主题、氛围、业态、艺术文化和社交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真正实现了娱乐休闲、艺术文化、餐饮等的有机融合。同时,街区活动还别具匠心地引入了形式新颖、极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原创品牌,使消费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中原文化带来的独特体验和趣味互动。

下一步,郑东新区将培育夜间经济有序发展作为近期重点工作,在以方便市民出行和生活、保证市容及交通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有序开放、加强监管、全力帮扶等有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挖掘辖区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让“夜经济”活起来,让城市更加温暖人心。

鲲鹏小镇让高新产业更集聚

华为、软通动力、南威、超图……连日来,位于郑州市前程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附近的鲲鹏小镇,工地上塔吊林立、巨臂摇动,一派繁忙景象,建设初始,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却已抢滩登陆。

作为科学谷先导片区之一郑州鲲鹏小镇,规划面积3.1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2500亩,是着力以环境吸引人才,以人才聚集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特色小镇。今年以来,郑东新区多措并举推进鲲鹏软件小镇建设,加大招商引资步伐,遴选与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入驻,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用“数据打通,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链,实现入驻企业一周内完成注册;协调小镇企业跟周边的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12个院士工作站、15所高校、6家省级研发平台互动,打通人才创新链,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鲲鹏小镇建设拉开大幕是河南“踏云腾飞”、郑州筑梦“中原数字之巅”重要载体。围绕“东强”功能定位,郑东新区充分发挥作为河南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和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优势,精心谋划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打造创新型、引领型高端业态争相入驻的新高地,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企业、优秀人才扎根东区,助推东区数字经济做大做强。

华为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阿里全生态体系中原总部、海康威视中原区域研发与运营总部……一大批站在大数据产业最前沿的知名企业云集郑东新区智慧岛,进行大数据之役的高端布局。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数字创新中心等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12个院士工作站和6家省级研发平台相继进驻。培育壮大数字豫军,培育扶持河南启迪睿视总部,建设新型工业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支持河南信息化有限公司发展壮大,打造全国商用MM(密码)和信息安全产业高地。161家私募投资基金机构入岛,管理资金突破2500亿元,中原基金岛集聚效应初显。

不仅是智慧岛,郑东新区围绕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着力打造以大数据科技服务、技术应用、服务配套等产业为主导,体现创新协同、生态智慧、开放共享、复合活力的产业园区新模式,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延伸,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在原来的“一岛一环一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园一带多点”,即云湖智慧城、科学大道科学谷和中原数字经济产业园、信息电商产业园、清华启迪科技城等点状产业楼宇,最终确定为“一岛一环两园一带多点”的空间发展布局。

可以预见,随着郑东新区智慧岛腾云驾“数”迅速发展,“一岛一环两园一带多点”的大数据产业布局加快“落子”,郑东新区大数据等高新产业必将蓬勃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启“暖心工程”让群众更幸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郑东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项民生需求,让辖区居民群众共享建设发展成果。

去年10月,郑东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午餐配送、课后延迟服务,开启了郑州市“美好教育”建设的新尝试,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点关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河南郑州:“官方带娃”服务让家长安心上班》消息,点赞郑州这项为民解忧的“暖心工程”。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校作息时间与家长上下班时间不同步,学生“午餐难”“接送难”的问题困扰众多家长。为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破解放学后托管难题,郑东新区在省会率先启动东区中小学午餐配送、课后延迟服务,实现了辖区内69所公办中小学校内午餐全覆盖、校内课后服务全免费。

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以及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郑东新区教育部门联合食品药品监督部门,面向社会公开统一招投标确定了学生配餐企业,其中,学生午餐收费标准按照小学生每人每餐12元、中学生每人每餐15元收取,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可免费享用午餐。为确保学生配餐食品安全又暖胃,教育部门及食药监局部门的监督员每天不仅要对学生餐具和餐食进行洁净度检测,还要对学生饭菜温暖是否达标进行检测。

为了方便家长下班后接孩子,放学后由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校内延时托管服务,“课后延迟服务”由各学校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场地、社会资源,服务于学生,开展丰富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媒体纷纷点赞,郑东新区新政实施后,有效解决了学生“午餐难”“接送难”,为家长们安心工作一扫“后顾之忧”,是名副其实的“暖心工程”。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