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宏治 去年夏天,有几个南方朋友来巩义玩,我领他们到青龙山慈云寺景区漫游。在一片大树下边,给每人要了一份橡子凉粉,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说很好吃。 为了给他们说清楚橡子凉粉是什么东西做的,我跑到山坡上,找了一枝带橡子果的橡子树枝,为他们做了详细讲解。听了以后,南方朋友说,橡子树很像南方的“米椎”。 “椎”,又叫米椎、小板栗、中华椎,是壳斗科椎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它的果实又叫“桂林椎”,可以用来榨油,也有人把它炒着或煮着吃。 橡树是栎类的总称,在世界上都有分布,总数有350种,我国有140多种。橡树的果实是坚果,一端毛茸茸的,另一端光溜溜的,是松鼠等动物的上等食品。坚果含淀粉、单宁、油脂和蛋白质。 这样一看,它们完全不是一回事。 做橡子凉粉其实很不容易,产量很低,所以很难登大雅之堂,大多是在景区或者小山村里能够吃到。 到了秋天,人们到深山老林里的橡子树下,捡拾成熟后落下来的野生橡子,剥去毛茸茸的带刺外壳,然后在阴凉处晾晒。老乡说不能暴晒,那样容易生虫。待第二层硬壳的包皮自动裂开,用手把皮肉分离,获得果仁。也有的用小花磨磨掉第二层硬壳,现在的加工方法更是有了电动的去壳机。接下来,要把橡子仁用清水浸泡十几天,中间需多次换水。接着,把泡好的橡子仁用小石磨或者机器磨成糊状,在细箩或者稀布上用水冲涮,滤掉粗渣,沉淀后倒掉清水,即可形成制作凉粉的原材料——橡子淀粉。橡子淀粉晒干后可以长期存放,随用随取。 用淀粉制作凉粉对成手来说已经比较简单,把水烧开,均匀地撒入淀粉,边撒边搅,比例适当,稀了凉粉太软,稠了凉粉过硬,都不好吃。要文火慢煮,同时不断搅动,当水面上遍起滚泡时立即出锅,倒入瓷盆或瓦盆中,放凉即成。纯正的橡子凉粉呈深褐色,筋道、透亮。 老乡说,做成的橡子凉粉加上清水可以长期存放,过几天换一次水就可保持新鲜,有的甚至可以保存半年以上。 橡子凉粉可以凉调也可以热炒,都是美味。凉调时,要油、盐、醋、姜、蒜、辣椒、香油、芝麻酱样样具备,掌握最佳比例才能调出最理想的味道。就像做菜一样,调料都一样,要想不咸不淡、酸辣适度、味道鲜美也是要点技巧的。 橡子含有单宁成分,味道微苦、微涩的橡子凉粉才是真东西。据说,橡子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健脾止泻、解毒消肿的功效。适当吃点橡子凉粉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而夏天吃起来更是防暑降温、去火提神。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