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精彩的期末“考试” “走心”的多元评价
悉心培育 静待花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好教育追梦人
悉心培育 静待花开

栏目记者 苏立萌

本期教师: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 刘晓雯

匠心筑梦: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这需要教师用爱和责任来挖掘。身为教师,要持续关注每个学生,用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和优势,让每个个体都能在成长中大放光彩。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从教23年来,刘晓雯一直致力于创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让学生爱上数学,轻松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不是枯燥无味的,也可以活泼好玩。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更要费心设置合适的课堂形式,用孩子易懂的言语去授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身为小学教师,刘晓雯带过毕业班学生,也带过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她的课堂语言表达形式和教学模式也会“随机切换”。“比如,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会通过轻松愉快的情景教学,融入活动、故事、生活情节等,用更欢快的表达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

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的刘晓雯,1997年正式踏上三尺讲台,自此,她身体力行地践行 “传道授业解惑”教育初心,踏实勤恳,创新教学,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提升数学课堂质效。同时,为做好课堂教学,她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充实专业知识,以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投身教学事业。

她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去学、去表达。在今年疫情期间的“空中课堂”上,她创新设置了“每日一讲”作业,每天布置一道数学题,然后由学生拍摄讲题视频,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当线上“小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不仅熟悉了数学知识应用,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期间,刘晓雯还设置了“视频讲题”评比环节,选出解题思维和表达能力优秀的学生,从多角度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下,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让学生从《马小跳玩数学》等数学知识相关书籍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梳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每周都会做阅读记录,比如,今天阅读了什么题目,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日积月累之下,学生的阅读成效也逐渐显现。”刘晓雯表示,很明显的变化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更主动大胆,而且在表达数学思维逻辑的时候,学生有了更清晰连贯的语言,描述得也更为精准简洁,已经无形中把书中知识灵活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收获。

如今,站在三尺讲台,她正带着教育初心和师者情怀,用务实勤恳的工作作风,诠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课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遗余力地躬身耕耘,静待花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