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何文祥 白展羽)昨日,记者从中原区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今年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道路整治提质工程涉及中原区“一环两纵七横”10条道路,全长共57.3公里,分三期进行,一期围绕“一环两纵七横”市定3条路及试验段(2条),区定8条道路开展道路综合改造工作。嵩山路(建设路—黄河路)、桐柏路(中原路—建设路)试验段工程,已于5月底基本完工。
试验段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后,目前,一期工程桐柏路、嵩山路、航海路,全面开工,提速前行,预计9月底完工;我区还自我加压,结合实际对自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今年计划实施伊河路等8条道路,4条道路已完工,3条道路已进场。
中原区道路整治提质工程中坚持“1234”工作法,也保障了又好又快顺利推进。
“1”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每条路段在施工现场设立一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坚持日例会制度,每天下午5点召开“帐篷会议”“马扎会议”,帐篷里随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是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文明施工双统筹。“3”是坚持三蹲三保。科级领导进驻工地蹲点保统筹。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涉及8~9个部门,在工作中,科级领导进驻工地蹲点,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列出时间计划表,排出施工进度图,使道路综合整治前期手续办理和通信、线缆入地工程压茬推进,道路立面绿化景观交叉施工,保障了各项工程统筹推进。“4”是4个改造阶段都由群众参与。即改造方案向群众公示,示范段成果让群众评议,改造过程请群众监督,改造结果由群众评判。
在工作中,中原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畅通群众参与“道路综合改造”工作渠道,工作专班组成员同社区工作人员逐家逐户宣讲,多次邀请居民、党员代表共同召开“道路综合改造”工作恳谈会,倾听群众诉求,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发挥党员居民带头作用,引导居民共同参与整治改造行动中来,让群众监督评议改造过程和改造做法,对改造结果进行评判,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中原区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打造能够体现中原底蕴和现代化水平的道路街区;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