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马珂
水泥路出行,小花园怡情,手绘画美观,村史馆留根。文化广场、篮球场、门球场,不出村就能够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俺村里不但颜值高了,和城里人一样,现在天然气通到了家门口,如厕用的是水冲式厕所,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昨日,荥阳市广武镇插闫村的村民说起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
插闫村的变化,来自于广武镇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作的强力推进。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的原则,大力实施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立面改造、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房前屋后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工程,建设“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
私搭乱建拆除是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作的难点,一些村民不理解,有抵触情绪,村党支部书记蒋长水第一个带头将自家的户外厕所进行了拆除,并召开党员会议,动员64名党员带头按照要求进行拆除。蒋长水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了解群众的担忧和顾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仅仅12天,插闫村共拆除户外厕所和私搭乱建216处。
经过几个月的综合整治,插闫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纷纷自觉地投入到整治行动中。今年40岁的蔡少鹏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主动找到党支部书记蒋长水,表示要发挥自己学过美术专业的优势,在村里的墙体上绘画,为乡村建设增添一抹色彩。蔡少鹏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农家生活的画面,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使人赏心悦目,也让插闫村变得越来越漂亮。
在插闫村一个老旧房子门前,门牌“闲谈小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走进院子,室内摆放着石磨、犁等农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利用这个老房子,让村民把自己家的老物件,都放到里面,用来教育下一代,现在我们都不种庄稼了,想这些东西都是农民所用的,让他们记住,老辈人都是怎样生活的,怎样种庄稼的。”蒋长水告诉记者。
正在开展的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作,“由内而外”提高了插闫村的“颜值”,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了提升,一幅“村美树绿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画卷正在精心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