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 “真快,真方便,真省心!”近日,在惠济区花园口镇商事登记营业执照终端机前,刚刚打印出营业执照的市民刘先生连说了三个“真”字。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办一个营业执照,前期手续办妥之后,需要到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大厅把纸质版资料提交给窗口,窗口再花时间打印营业执照,一排队就是半天。现在,所有资料全部自主网上提交,审核通过后,带上身份证直接到自助设备打印,几分钟就可以了,节省了很多时间。 以政务服务“加速度”实现群众“少跑腿”,只是郑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便利化程度的一个缩影。 “郑州拥有市场主体122万多户,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八位,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各界、市场主体对市场监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商事登记寄予更高的期盼。”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市市场监管局研究起草《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并在郑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工作中牵头商事登记改革提升(1+X)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优化的办事流程和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放管服”改革 据介绍,《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汇集了“四高一低”五个方面的创新,即:推进企业准入准营高效率、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高价值、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提升郑州市场主体高信用、推进郑州营商活动低成本,该措施很多方面的创新力度在全国、全省处于前列。 首先是下放权限。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权限、药品零售许可,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备案,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备案全面下放至区县级,实现群众“就近办”;其次是放宽经营范围。在自贸区郑州片区试行企业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渐向全市复制推广。 试行“证照电子化一码通”改革。全面推行营业执照、许可证电子化,把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各类许可证信息嵌入营业执照二维码,试行“证照电子化一码通” (先行先试)。“证照电子化一码通”实现后,将成为全国首创。 同时,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限,试点推行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注册登记智能化“秒批”。在食品流通领域,取消现场核查,改为承诺制,将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将食品生产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时限由原来7个工作日压缩至3工作日;开办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食品经营店、小餐饮店,凭身份证即来即办等。这些措施的力度全国领先。 实行商事主体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建立“首席营商服务官”制度,推行“专家+管家”式辅导帮办,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准化免费服务。推行动产抵押登记、变更、注销和查询全程电子化,帮助市场主体盘活动产,化解融资难题。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