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张丹 宋若寒 文/图 “住进社区后,啥都有,去银行、超市、理发店、药店、餐馆,家门口想干啥一应俱全,和以前的村庄比起来,真是大变样。”昨日,年逾七旬的中牟县刘集镇绿博家苑社区居民朱兆俊一早在社区花园转了转,顺道走进社区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端着热水迎了上来,年轻人热情的服务令他感慨万千。 “我早都想学美容呢,正好有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班,真不赖!”“听说还有按摩、美甲、形体、彩妆、减肥……”镇劳保所联合培训学校在绿博家苑党群服务中心开办了美容免费培训班,吸引不少年轻人咨询报名参加。 崔庄村妇女主任李建霞说:“搬进社区后,可真幸福。上次还免费培训家政技能,有文明礼仪、幼儿护理、老人护理、西点、面点等培训课,咱妇女们在家学点技能生活过得更充实了。” “技能培训班,政府买单,学员免费参加,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侧重于提高学员的就业技能,培训结束后,颁发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提升了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刘集镇镇长周国富告诉记者。 刘集镇新型城镇化社区安置回迁后,为了满足留守妇女和老人等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打造“人人爱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以分小组课程活动为基础逐步孵化出以兴趣爱好为主的社团,有太极拳社团、广场舞社团,还有针对老人的智能手机课堂。随着社团成立,社团制度和社团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倡导社团成员也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持续进行中。 太极拳社团团长朱叔叔从最初的只是参与太极拳场馆的常规活动,到后来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现在可以协助社工师完成很多工作。 广场舞老师熊大姐,原来经常组织自己的小姐妹们参与场馆的文艺汇演活动,后来在社工师的引导下逐步发展为社区志愿者并带领社区内广场舞爱好者成立社团,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来大厅的办事群众冉克飞说:“想办个啥事,不用跑腿了,太方便了!”刘集镇党委政府针对服务性质,采取整体和派驻“双管齐下”的入驻方式,将涉及群众贴身利益的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和其他申请办理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全域城镇化,村民告别了传统村落,居住在三个新型社区,变成了居民。这其中,每个社区有党委、党群服务中心,并探索了‘456管理模式’,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多思富民之策,多谋利民之举,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刘集镇党委书记李恒告诉记者。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