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记者从8月21日召开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上获悉,新郑市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在会上做了“鼎力创新突破、匠心服务大局、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平台”发言,介绍县域公共资源交易的新郑经验。
2019年,新郑市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交易平台入选世界银行“中国省级电子采购系统评估项目”试点。仅在去年,参与新郑项目建设的域外企业就达8000多家。
新郑市通过明确交易主体职责,精简优化业务流程,制定《公资源交易业务办理标准化手册》,涉及工作岗位职责、业务管理制度、业务工作流程等五大章节60多项。率先实行“网购式”动态评价代理机构。由招标人、监督部门、交易中心三方分别对代理机构的代理行为进行动态满意度评价。率先打破“评标大锅饭”,经济专家只对经济部分评审打分,技术专家评审技术部分,避免 “专家不公”。
疫情防控期间,新郑市建设“莲鹤”不见面开标大厅,采用“区块链”技术,将线下开标现场搬到线上,引入具有投标身份识别、电子签章、文件上传、文件解密等多项功能的“标证通”,一部手机完成异地观看、交流互动、投标解密、定位跟踪等所有投标工作,为企业降低投标成本。开发建设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利用电子保函、投标贷、中标贷等服务,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信息桥梁。
新郑市还于2018年开通移动APP招投标,投标企业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就可以完成投标登记、标书下载、保证金查询、保证金退款查询等多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