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风正帆悬正当时 勇立潮头再出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祝贺郑州市红十字会第六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风正帆悬正当时 勇立潮头再出发
——写在市红十字会第六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郑州市红十字会举行第30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交接仪式
召开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会议
郑州市红十字会与哈密市伊州区红十字会共同举办“豫哈红十字青少年融情夏令营”活动
郑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为社区居民义务消杀
郑州市红十字会党员代表向党旗宣誓
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献血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施救现场
郑州市红十字会开展“博爱家园”应急救护培训

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广、认同程度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红十字事业更是一项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美好追求,闪耀着人类社会进步光辉的崇高事业。

2010年,郑州市红十字会第五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在大会召开后,郑州市红十字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应急救援救护、人道救助等领域取得了新成就、新突破、新亮点,推动了全市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郑州市红十字会先后荣获“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系统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三救三献”成果丰硕 拳拳爱心彰显人道情怀

情暖中原,大爱无疆。

“祖国上下抗疫情 ,万众一心众志城,政府号召齐响应,居家隔离能战胜……”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辆“疫情防控宣传车”连日来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这辆车的司机就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

为助力疫情防控,他和队员们连夜撰写了疫情防控顺口溜,利用“流动宣传车”科普疫情防控常识,宣传疫情防控政策。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郑州红十字人”。近年来,郑州市红十字会秉承人道主义宗旨,着力提升“三救三献”核心职能,红十字公益救援队伍蓬勃发展,成为郑州乃至全国一道靓丽的“中国红”。

目前,郑州市红十字会已建立应急救援队伍3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50次,储备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价值40余万元;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在中小学校、社区建立应急救护培训站12个,近5年累计举办救护员培训班和急救知识普及讲座2800期,培训救护员20898名,受益群众超过38万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红十字会主动参与联防联控工作,迅速启动《郑州市红十字会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制度,发布疫情防控募捐呼吁,畅通社会捐赠渠道,规范接收、使用和公示工作。截至6月底,共接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募捐款物3213.85万元(其中,捐款1980.12万元、物资价值1233.73万元),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维护人的尊严是《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人的神圣职责。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三献”活动,关爱生命。目前,全市共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近5万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307例,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突破300例捐献,捐献人数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之首;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累计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686人,实现遗体(角膜)捐献174例,完成人体器官捐献814例,为2400余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重生。全市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从2011年的不足0.15%增长到18.7%,增长超过100倍,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的态势,捐献数量、登记数量、百万人口捐献率均位居前列;累计捐献血液150万毫升,连续11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市”称号。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文明绿城让爱携手同行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面对暗流汹涌的滔滔江河,只要有生命求救,他们就会毫不犹豫下水搜救;面对素不相识的大病患者,只要有血液需求,他们就会撸起袖子奉献热血……

多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拓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全市建立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27支,发展志愿者3.6万余名,建设志愿服务基地10个。红十字志愿者牛振西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牛振西、刘磊两名志愿者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百”最美志愿者。志愿者李二阳被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同时被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授予“最美大学生”称号,牛振西、陈福安、冯海河、张菊4名志愿者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优秀志愿者。120余名志愿者获得省、市级表彰。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组队以来,参加现场救援1000余次,搜救溺水者遗体近500具,成功挽救90多人生命;开展红十字“结伴同行脱贫路”活动140余场次,筹集救助款物500余万元,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2015年开展“红会送医计划”以来,共组织开展活动126批次1900余人次,开展专题讲座472课时,义诊群众52000余人,有效提升基层卫生院医疗水平;“博爱家园——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项目”培训师资600名,受益群众10万多人次。

人道传播深入人心 大爱无疆凝聚无限能量

为弘扬红十字精神,宣传红十字文化,推动人道事业发展,郑州市红十字会多年来持续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红十字工作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郑州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重点做好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定期组织采访,深挖新闻线索,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累计在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上发表宣传稿件3000余篇次。注重发挥“新兴媒体主战场”的作用,升级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推进手机端官方App上线,逐步建立互动性好、时效性强、沟通渠道通畅的人道传播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发展新闻媒体红十字志愿者40名、发展中国红十字报刊通讯员30名,多次荣获“河南省红十字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时通过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款物捐赠和使用情况,做到资金募集、财务管理、招标采购、分配使用等捐赠信息公开透明。

为了更好地开展红十字人道教育宣传,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人道理念宣传工作,郑州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救’在身边,红十字培训进校园”等活动,推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蓬勃开展。

目前,联合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五届郑州市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大赛,并取得良好成效;组织市属学校参加“全国青少年应急安全知识竞赛”,先后获得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参加“文明河南·博爱中原”红十字运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大力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传播红十字文化,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有效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与哈密市伊州区红十字会共同举办三届“豫哈红十字青少年融情夏令营”活动,成为援疆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

据统计,全市已有64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红十字会,发展红十字会员和红十字青少年22万余人,所辖9个县(市、区)成立了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有力推动了红十字青少年宣传等工作的全面开展。

公开透明成为常态 规范管理打造公信红会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近年来,郑州市红十字会积极凝聚社会力量,开展人道救助。

联合市教育局和天明集团成立“天明博爱助学基金”,设立“天明博爱奖学金”,惠及贫困学生1945人。

与郑州儿童医院联合设立“先心病救助基金”,先后为14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医疗费48万余元;通过“天使基金”救助53名大病患儿,发放救助金159万元。

通过“红十字生命接力”关爱活动,累计向100户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困难家庭发放关爱慰问金20万元;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1万余户贫困家庭送去米、面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县区红十字积极创新开展多种形式救助活动。新郑市红十字会筹资500万元成立“雏鹰救助基金”,为575名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354.8万元;开展“结伴同行脱贫路”工作;金水区红十字会与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塔水磨村结对帮扶,根据当地实际,帮助村民发展农村经济,为贫困群众募集爱心款物20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累计发放救助款物4215.3万元,受益人数60余万人。

公开透明是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为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郑州市红十字会都会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及时发布红十字会接受捐赠方式,每天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公示捐赠收支情况。每年都在《郑州日报》等媒体进行收支情况公示。

今年疫情期间,为第一时间发挥捐赠款物的作用,郑州市红十字会还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对捐赠意向明确的定向捐赠,经认定后由捐赠方直接将捐赠物送达受赠单位;对于接受的非定向捐赠,及时报市指挥部统筹调配。同时,主动接受郑州市审计局、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跟踪审计和现场监督,加强对捐赠款项分配、拨付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人民至上初心不改 担当奉献永葆政治本色

人民至上,初心不改。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对共产党员政治本色最好的诠释。而对于红十字工作者来说,担当奉献更是永葆初心的价值追求。

今年疫情期间,按照市直机关工委要求,郑州市红十字会建立分包联系中原区莲湖街道工作机制,主动担负办事处所辖最大社区——阳光花苑小区的疫情防控,组织开展入户排查、卡口值守、宣传引导等疫情防控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岗位45天,勇挑重担、不畏风险、风雪无阻、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而在郑州,广大市民会经常看见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信仰、带着希望、充满力量,经常出现在各个单位、社区以及大街小巷,以宣讲、培训、街头“卖艺”等形式,用他们的精神温暖着人们灵魂深处,用他们的热情感化着人们淡漠的情感,用他们的呼声唤醒着人们迷失的安全意识,用他们的爱传递生命的永恒,用他们的救助行动书写人生新的篇章,他们就是郑州市红十字志愿者。

就是这样一群人,特别是党员志愿者,他们不忘救人之初心,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早日普及急救知识和法律保障知识,做好院前救助技能培训,放弃周末休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努力把“四分钟黄金急救”知识传播到社会角角落落。

高举党建旗帜,引领人道事业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红十字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全会党员干部树立“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工作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工作下沉,真心关爱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红十字会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过硬,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运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生活会、交流研讨会、学习强国平台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自觉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品行,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时,不断强化作风养成,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点、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干部的行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创新发展勇立潮头 红十字事业展现新局面

人道主义事业,任重而道远。

今后5年,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黄河战略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今后5年,郑州市红十字会将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为主线,坚持“根植本土、服务中心、发挥优势、积极作为”的发展思路,聚焦主责主业、注重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打造亮点品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建设更具凝聚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为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今后5年,郑州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备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有1~2支达到省级或省级以上标准的红十字专业救援队伍。

——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得到普及,5年内培训合格红十字应急救护员3万人,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30万人。

——关爱生命工作领跑领先,保持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人数在全国省会城市领先位次,到2024年库容量达5.5万人份以上。

——红十字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到2024年,全市再建成5个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队伍超过30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5000人以上。

——红十字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建立完善的宣传传播渠道和工作机制,形成人道宣传大格局。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到2024年,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红十字会建会率保持100%,县(市、区)所属学校红十字会建会率达到50%,全市新建基层红十字组织50个以上。

同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备灾救灾物质储备网络;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谋划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红十字教育培训基地;健全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加强“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和应急救护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救护员队伍;以数字化赋能,增强人道救助服务能力,力争5年内在全市公共场所装配红十字智慧服务终端300台以上,5年内募集救灾救助款物超过2500万元,受益群众超过50万人次。

本报记者 汪 辉 李京儒 丁友明

通讯员 丁振勇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