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相敬相惜大家风
(书法) 王军杰
吃 饭
魏晋贤士赏菊图(国画) 张宽武
《邮轮碎片》:多侧面勾勒中产阶级崛起的隐秘
满头金钗弄清影
常回家看看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吃 饭

♣ 张富国

吃饭,饭为主,菜为辅,主食配上五花八门的各式菜肴摆上桌,一日三餐,每餐必进。如果说生活是人生的白驹过隙,吃饭就是这瞬间的修行。

俗话说的“看菜下饭”,不仅仅是看菜的多少决定饭量,还要看吃饭场合、吃饭的人、吃饭环境。一帮兄弟一起聚餐,吃杂粮,荞面搅团、莜豆面馓饭、荞面削片、糜面饼饼,佐以苦苦菜、蕨菜、白萝卜丝、小葱拌豆腐,这般的粗粮简餐,也能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如果饭菜不合,就硬塞两口,嘴巴一抹,敷衍了事。

看来,吃饭这事儿,远非吃饭。孟尝君好客,养客分三等 ;上客食鱼乘车,中客食鱼,下客止于食菜,显然贵肉鱼而贱菜蔬。然而,“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用意截然不同:“烂煮菜羹斟桂醑”,苏东坡煮菜羹醒酒,认为新鲜菜羹“味含土膏,气饱风露”,健脾和胃利尿,解酒消食是必然的了;李渔说,“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这菜蔬,先花必先籽实,后芽定厚叶茎,自然赐予人间的美食尤物。寻求清淡,并非枉顾口舌,只是轻食调理肠胃,也算吃饭的一种布白艺术吧!

可是大多时候,请人吃饭其实是为了取悦口舌。如果脑子里装满功利,自然会自圆其说,自美其词。所以,拼命用“味儿”来讨好舌头,酒精的熏染,奇味的撩拨,自然会软了舌根,嚼舌根就成了味道的寄生虫。好听的、仗义的话都占了上风。巧舌如簧或许由此而来,成了不正经的代名词。民间的嚼舌根,无非是“东家长李家短”,大不了闹得“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有脸面的嚼舌根,破坏力就大了去。有朋友说,“吃饭不说事,说事不吃饭”,我是极赞同的,正经的,别和不正经的掺和,一旦正经里面滋生不正经,不正经就会乘机抢占风头,可能就会泯灭良知,破坏公序。

奔波于饭局,被请吃饭,也十分苦恼。好比吃饭,充饥只是填满胃肠,辨味只是附庸口舌,营养才是最有用的,所以才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肠胃是个揽事儿的主儿,整天好吃的、好喝的伺候着,主人一般。只是一味地接纳收受,来者不拒,无非用饭来喂饱肠胃,抑或用口舌之欢来装满肠胃。尤其是无端的陪饭,小心谨慎的阿谀态,公子小姐锦衣玉食、浅尝即止的扭捏态,被捉弄时装疯卖傻的做作态,把吃当作计谋,口舌不欢,翻肠倒胃,难受得要死。王充说,“饱食快食,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这酒囊饭袋,活脱脱一个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坐地流氓”。

看来,“口腹之外,尚有事在”。这吃饭,是头脑、口舌、肠胃的联动。人饿了要吃饭,这是绝对的自由;但人活着,绝不仅仅是吃饭。在多数人眼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曾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在这些诗句里,就能嗅出牛羊肉的鲜香,甚至可以淌出半斤酒来。就是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在“跪进雕胡饭”的荀媪面前,竟谦恭温润地“三谢不能餐”。在淳朴面前,豪迈居然有了温度,有了分量,何力而为?心灵使然!

对于舐糠及米的人,我是不屑的,为饮食而膨胀起来的欲望,会吞噬人世间的美好。现在想来,上天造物活人,用心良苦:心系可食之物,不止于舌尖,不蕴于口腹,达心为止。总归,生命才是吃饭的终极关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