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致敬!最美的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0年“郑州最美教师”评选结果出炉
致敬!最美的你!

本报记者 李杨 周娟

他们是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人民教师,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创新完善云端育人新模式;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在精神层面上启发人、感染人;他们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业务精湛,事迹突出,展现了新时期郑州教师敬业奉献、严谨笃学的新形象……他们,就是2020年“郑州最美教师”。

今年疫情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锋模范教师,他们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勇担重任、开拓创新的高尚品格与精神风貌,激励了广大教师抗疫守初心、育人担使命,引导全社会关心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过各基层单位推荐,市教育局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2020年“郑州最美教师”名单新鲜出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美的他们吧!

惠济区实验小学 石廷廷

奋斗青春绽芳华

最美心语: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给孩子一把通往未来的金钥匙。我想说——把青春给你,纵使青春短暂;把未来给你,纵使未来悠远;我还想,把一切都给你。

90后、女硕士、疫情课程开发者……这,是同事给她贴的标签。一副眼镜挂鼻梁,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廷廷,课堂上却总不按常规出牌。语文课上,家事国事天下事,师生事事关心;阅读课上,她渗透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精彩纷呈的辩论赛,惟妙惟肖的课文剧,信手拈来的小互动,总能出现在她的课堂。因此,每一届学生家长都说,这个90后硕士女老师,有点特别。

今年,一场疫情席卷全国,为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让网课达到理想效果,石廷廷积极加入学校阅读团队,参与开发《疫情中的阅读之路》系列课程,并开发了其中一个主题课程——《环球瞭望》。

课程开发从哪儿入手?任务如何衔接?阅读课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想法越多,课程就越难设计。那段时间,阅读团队半夜十一二点还在讨论问题是常态,在多方协助、多次磨课后,阅读主题课程《环球瞭望》第一课时终于新鲜出炉,受到大家的一致喜爱。同学们主动收集、分享新闻,组建小组进行新闻分类和播报,筹划编辑部,出版新闻小报……她还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新闻,在观看新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去伪存真。几个课时下来,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还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国担当,爱国主义信念深入心中。在疫情下的特殊课堂中,社会生活这本大教材让学生们的成长可见,也给了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郑州市第九中学 苏斌

意气飞扬绿茵场

最美心语: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将足球的火种播撒到更多孩子们的心间,让孩子们通过足球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他,是郑州市第九中学足球工作室负责人、足球队主教练、足球实验班班主任,曾经是叱咤赛场、战绩辉煌的建业队队长,退役后怀着对足球的热爱,又投身到校园足球发展事业当中。

10年里,从数十名学生以足球特长考入985、211名校到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带领学生为国征战,取得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冠军和荣誉;10年里,他摈弃功利,不断探索、静心育人,不仅激发了学校足球的活力,形成了九中特色的校园足球模式,也成为了郑州、河南校园足球的代表;10年的坚守,他不仅完成了从一名职业运动员到一名教师的完美转变,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校园足球的理解,完成着基层教育工作者对中国足球的使命和担当。

苏斌始终坚信,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年轻人乐此不疲的奔跑,致力于校园足球学生培养的研究,探索激发校园足球活力,繁荣校园足球文化,除了让孩子们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更是充分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学会在规则内努力拼搏、团结协作,从而成长为更完美的人。

疫情期间,苏斌主动向学校捐赠了防疫物资。在欧洲疫情严重期间,他自费购买了两批口罩,帮助外籍教练寄回他们亲人的手中。苏斌用他自己的行动,如春雨一样无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朋友,真正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爱生如子、倾心育人的大爱情怀。

郑州市第十二中学 袁四零

创新求索步未歇

最美心语:疫情期间,教与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改进教学设计,才能让师生互动更加流畅有效。

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高中语文骨干老师、德育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城乡交流先进个人、千人教育名家培养对象……虽然拥有数不清的荣誉,但在袁四零的心中,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面对学生“居家学习,停课不停学”这一严峻复杂的局面,他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的作用,以疫情为教材,分主题单元开发学校语文学科的疫情读本,以教研组为平台,通过微信、钉钉群等各种传播手段,经由老师向全校学生发布自己精心选择与学科有关的疫情阅读素材数百篇,起到了很好的立德树人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全体老师精心研读教材,研究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学习特点和网络平台的授课特点,科学制定疫情期间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为疫情期间的语文学科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基于新的教学形式,袁四零精心设计网上教学流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疫情为学材,结合当下发生的疫情,科学分析,成功抓住学生的心理,有效地完成了居家学习任务。线上教学形式灵活大气,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此外,他还利用自己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帮助家长们分析学生情况和自身问题,精准有效地解决了各种家庭矛盾,为学生居家学习、家庭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密市平陌镇初级中学 王遂转

教育初心自难忘

最美心语:无论生活如何以痛吻我,我将永远在教育这方净土中深沉地报之以歌。

1992年毕业到平陌镇崔沟初中任教,2005年合校到平陌镇初级中学任教,28年间,王遂转凭借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担任了九年的年级长,送走了三届学生,经历了丈夫因病去世、父亲去世、个人出车祸三次人生打击。她把教师这个职业又传承给了自己的女儿。她是同事心中的支柱,也是学生心中的权威。

对教育的守望来自于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在王遂转心中,教师的工作看似平凡,实则严谨。讲台虽小,站稳不易,她深知,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教学中,她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上课时认真讲解,并注意观察学生,从学生的神情中发现问题,适时解答。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课下耐心解惑。课间的办公室里、校园里都留下了师生共同探讨的身影。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学习,她积极参与到线上教学活动中。不顾自己年龄大、身体虚弱,坚持上网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相长。复学后,她又毅然担起了七年级数学课,虽常感力不从心,但她仍然选择坚持。“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正是这首诗,让她在教育这方沃土,有了继续守望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把教育的初心时刻放在手边,以便我在未来的生命长河中翻滚时,能予我警醒,予我力量。”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李长松

躬耕不辍育美好

最美心语:老师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孩子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我愿意用更多的爱去守护他们。

“教书育人的道路,也是不断育己提升的过程,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把为学生量身编制学案、讲义,搜罗天下好题,当做一种享受。”这两年时间,李长松为学生精编了五本自学教材和几十万字的考题汇编,但他却一直认为是学生成就了他。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这个职业承载的是孩子们不普通的人生梦想。

用爱感化学生,是李长松作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这种爱不仅要播撒给那些得意门生,更多的要倾注在那些学困生身上。在他心中,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篇,读其千遍,也不厌倦,唯有跟学生们在一起,他才能觉得踏实、满足。因为全心扑在工作上,对家人便多了亏欠。但看着一个个学生成长成才,他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个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徒劳的付出。13年间,李长松先后荣获了“中牟县德育创新先进个人”“中牟县文明班级”“中牟县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永无止境的教学路上,他将继续怀揣梦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五彩的画笔为社会培育更多的艺术之花,为教育奉献终生,无怨无悔。

新郑市高级中学教师 王琳琳

一路风雨一路歌

最美心语:春天的一树一树花开,是有人在精心呵护。我愿意坚持做学生的呵护者。

教书育人之路上,王琳琳随时撒下爱的种子,将学生的求学之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作为一个爱心满满的老师,王琳琳与学生有着太多的故事。线上教学期间,她发现小董听课时间满格,但检测成绩却不如人意,通过电话家访了解到,小董的父母是医生,工作繁忙,没人监督孩子,她主动担起督促他学习的职责;考试失利后,小李非常沉闷,她就默默观察,适时给予语言的安慰和思想的启迪,使其从失败阴影中走了出来,最终一举夺魁,考入清华大学;曾有学生患上严重的强迫症和抑郁症,这就激发了她自学心理咨询的决心,靠着一个个哄睡孩子后的深夜,见缝插针努力学习,拿到了心理咨询师合格证。

身为一名教师,她时刻不忘践行共产党员对事业的忠诚,不仅自己踏实修好品德,更以自身言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作为一名野战军人的妻子,她把军属特有的坚定和坚强融入工作和生活,以身示范,感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她坚守岗位,勇于担当,把生活教给她的,教给更多的人。她用坚强和无畏,为丈夫撑起稳固的后方,为学生做了极好的榜样。正是她的奉献和支持,她丈夫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拿到双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军事硕士;正是她的热爱和担当,她的学生多次获得新郑市、郑州市第一的好成绩。王琳琳的付出也获得了认可。她被部队评为“四好军嫂”,事迹在军营展出,获得好评如潮;她也荣获了“师德标兵”“文明教师”“身边的榜样”“巾帼建功标兵”等各种荣誉称号。

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 黄永红

不负热爱不负卿

最美心语: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快乐。

“你仿佛是冬夜永不熄灭的火焰。”听完《老黄》这首由曾经的学生专门为黄永红而创作的歌曲,多数学生都有深刻的体会。

虽已人至中年,黄永红心中的教育热血依旧在燃烧。都说一项职业做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倦怠感,可是她对教育事业却总是执着追求,无限热爱。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她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忘我的奉献、辛勤的汗水,育成桃李遍天下;她以出色的教学、科学的方法、超强的耐心、细腻的爱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她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市文明班集体”、二七区“我身边的好老师”等,先后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市教学课题一等奖,省教研室论文、课件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疫情突如其来,她变身主播,即使与学生不能朝夕相见,也要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爱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召开大型班会14次,小型班会10次;做过“快递小哥”,送纸质课本到孩子手里;还精心准备,为全年级的同学开通直播讲座,将线上英语学习的方法分享给每位孩子。

三十余载风霜,黄永红始终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岁月添华发,却不改其志;时光如白驹,仍不忘初心;光阴随风去,依旧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黄永红说,做教师是她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她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将继续在快乐奉献中开心工作,创造更加幸福和美好的人生!她会继续做好一届届孩子们心中永远的老黄。

郑州外国语学校 李明成

三尺讲台写人生

最美心语: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我愿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最美”人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40年来,李明成一直兢兢业业,严谨治学。担任班主任工作32年来,始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怀着一颗虔诚与执着的初心,坚持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懈探究教育教学方法,始终把课堂当战场,准确把握学情,打造了高效的思悟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爱育人、以德化人,以强大的使命感、独特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育技巧,不断诠释着“大师大爱,依依郑外”的教育本色。在他的班级里总是洋溢着一股暖流,以一阵阵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班里每个学生心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他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信条。

多年来,李明成一直承担年级长工作,始终是年级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领路人、带头人和贴心人。他总是到校最早、离班最晚、干得最多、说得最少,带领着全年级老师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新辉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他再一次站了出来,带领2020届全体高三教师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做好线上教学示范,指导班主任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困惑,稳定学生的情绪,有序高效地备战高考。返校复课期间,他更是把“抗疫”的加试题和“备考”的必答题都做到了满分,实现了高三年级千余名师生返校复学的顺利平稳过渡。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胡金丽

智慧点亮爱之光

最美心语:生活因你而精彩!一人,一事,一辈子,遇见学生便是遇见幸福。

从1993年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胡金丽就立志做一名优秀教师,27年来,她用优美的歌声、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呵护着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郑州市第三届终身名师;郑州市第四届杰出教师;郑州市第三、四、五届名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学科带头人;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优秀班主任;郑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有着诸多“头衔的她,最爱的永远都是: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师。

每一个3年的迎新送往,每一个3年的昼夜交替,23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用智慧点燃智慧,用人格引领人格,激励着学生的点滴。她恰当时机下有温度的话语、有关爱的表达、有针对的期待,学生们听得见、看得见、够得着,更乐于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养成良好习惯,随之而来的是形成了优良的班风,一点点实现了“专业、文化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她的课设计新颖,视角独到,理念新、方法活,教学过程灵动,师生、生生互动情绪热烈,整节课收放自如。”省优质课比赛后老师们赞不绝口。从学校优质课到市优质课、省优质课、省说课和国赛说课,她始终前行,艺无止境。“国一、省一、市教学技术状元”,一个个的荣誉后是蜕变、是成长,更是超越,她相信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巩义市第四初级中学 王秋红

脉脉真心守杏坛

最美心语:一片爱心给孩子,一片痴心对教学。

23个春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教室,循环往复。王秋红用心灵烛照心灵,以梦想成就梦想,用爱坚守杏坛。

“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在教学改革的大道上,王秋红一路学习,一路总结,一路成长。“一师一优课”部优奖,主持的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项,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教学路上,她是不忘初心、一直奔跑的追梦人。

作为备课组长,她每周提前规划好教学任务,疫情期间,她每天晚上8:00准时带领大家通过钉钉会议,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每一节的数学直播课都汇聚了大家的智慧,堪称一堂示范课。她反复研磨课堂,为了上好一节课,不知多少次错过了吃饭时间。欣慰的是,数学组将近40人的大团队,在她的带领下,大步向前,数学学科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的爱。” 王秋红像母亲一样陪伴着学生,用心关注和帮助那些出现问题的少年,看着在阳光下逐渐振作起来的他们,她觉得好幸福。身为班主任,无数次的耐心陪伴、携手拼搏,换来的是孩子们节日的暖心祝福,成功后的快乐分享……她说,她是教育战线上的普通兵,但她愿意高擎“望断天涯路”的志向,秉承“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力争用一支充满爱的长篙,在生命长河中撑满一船星月般斑斓的光辉。

航空港区第十小学 闫红霞

春风化雨润桃李

最美心语:明晰使命和责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教育初心,为不辜负每个学生而继续努力。

多年农村小学的任教经历,让闫红霞深深感受到,改变是那么美好。看到孩子们的小脸干净了,胸前的红领巾鲜艳了,书包里的作业本平整了……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农村小学,培养好农村娃的想法和信心。

2016年初,她调入航空港区第十小学,担任校长一职。为了给年轻教师做好表率,也为了不丢弃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她走上讲台,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同时,她和老师们一起,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以学定教,使教为学服务,开创了“幸福课堂”。让“办幸福教育,享幸福人生”的理念深入第十小学。正是在这样的坚守和创新带动下,学校校风和学风日益向上、向善,教科研项目也硕果累累。

她醉心工作,而对自己的身体却关注过少。2018年10月上旬,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历经四个月的治疗、化疗,长长的秀发和浓浓的眉毛脱落了,指甲也变得黝黑,煎熬的化疗过程,她并没有因为害怕而放弃,而是配合医生做一切检查和治疗,为的是尽早赶回工作岗位。

2019年2月底,新学期伊始,在身体各项指标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她毅然返回到工作岗位。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成绩继续攀升,期末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一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以及六年级英语均取得航南中心校第一名的好成绩。疫情期间,她驻扎学校,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参与制定“停课不停学”方案。在她的带领下,全体教师扎实开展“停课不停学”网络课程,并在全区的“停课不停学”网络交流中,分享了学校的经验做法。

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教育的道路上,她的脚步越走越坚定。

经开区瑞锦小学 张璐

“疫”起担当伴成长

最美心语:美是自然的存在,是恣意温润,用最美的情怀,憧憬着最美的遇见,向着美好教育奋力前行。

踏上三尺讲台已10年有余。这是张璐孜孜以求、感受教育幸福的10年;是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10年;是她心中有爱、守望花开的10年。

“战疫主播”、消毒员、知心姐姐……对于张璐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她的阵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有两个班数学教师休产假,张璐主动请缨,承担了三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掌握直播方法,她在钉钉里建了一个家人群,直播前用来“练手”。三个班一共150份作业,她要目不转睛连续四五个小时盯着手机,边批改边记录,改完作业常常已是深夜,两个孩子早已窝到沙发或者床上睡着了。而此时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她揉揉发酸的脖子,起来洗把脸,马上投入到新课的准备中。

她设计了“悄悄话、悄悄说”情感专线,让孩子们可以随时诉说烦心事、开心事、小困惑。孩子们说,这条专线是“蜜雪冰城”,可以表达甜甜的想念;是“垃圾处理站”,可以把烦躁丢到这里。

每一个含笑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赞歌。在各级的优质课比赛中她多次获得一等奖,主持的多项课题也成功结项,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研员,经开区优秀教师,经开区骨干教师;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经开区优秀教研单位,学校美术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每一个荣誉都是平凡教育日子的一朵浪花,鼓励着她勇敢向前,不惧风雨。

登封市北区小学 郭艳晓

执着追梦赤子情

最美心语:“急家长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是为人师者对教育的赤子情怀。

26年的教坛生涯,郭艳晓见证了无数幼苗的拔节向上,收获了自身生命的不断圆满,她说,这些都是生命回馈给她最美好的礼物。

2019年暑假期间,学校托管少林办中心小学。郭艳晓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少林校区任教。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作为分校的教学负责人,郭艳晓策划组织了近十次学科活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打开了一扇扇多姿多彩的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曾获河南省“一师一优课”一等奖,郑州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她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多次获得“郑州市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一等奖,被评为郑州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

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停课不停学”期间,她分外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和学习倦怠,学校发起了“为爱发声,‘声声’不息”心理疏导栏目,她主动挑起栏目组的主题策划和播音稿件审阅工作。多少个夜晚,万籁俱寂,她还在灯下审阅稿件;多少个凌晨,睁开眼睛,她就开始构思下一次播音主题。在孩子居家学习三个月的时间里,学校共播送心理疏导稿件46篇,接到家长求助电话四百余人次。这些文字、这些声音成为一针有效的强心剂,一股清新的凉风,带给家长平静和希冀,引导孩子勤勉和自律。

深爱,动情,执着,从她心底源源不断地输出,最终生成一种澎湃的力量,传送到孩子心间,激励无数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一路向前。

郑州市教工幼儿园 王向青

最美遇见在校园

最美心语:教育是让教师发现儿童、发现自己、共同成长的美好历程。

带着对幼教事业的一片赤诚,带着对孩子们的满腔挚爱,23年前,王向青走进幼儿教育这片沃土,工作5年,她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并在全国做观摩课;工作10年后,她成为河南省名师、第三届和第四届“郑州市名师”;工作20年,她获得“中原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为中原名师,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4年时间,她培养了32位新教师,辅导了8名教师获得省市优质课一等奖;成立了由11所幼儿园组成的教研共同体,带领他们共同前行;成立了惠济区名师工作室,每学期组织3次以上的大教研,带领全区82所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同时,借助中原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师带徒,带了30名徒弟,4名徒弟获得省市观摩课一等奖,接受7次全国、省市教学观摩,12次幼师学生见实习,仅2018年一年,她走过河南省11个县、乡,参与送课下乡活动;采用教研共同体、结对帮扶、主题讲座等形式,促进区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2018年,“王向青中原名师工作室”开始承接省级名师及骨干教师代培任务,辐射面进一步彰显,为区域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能和孩子们一起长大,能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撒一些小小的种子,能尽己所能陪伴着他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是王向青认为最美好的事情。因为教育,她在行走于未来的路上,寻觅梦想。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 何小龙

全心耕耘待花开

最美心语:只要用心把该做的做好,便可静待花开,清风自来。

作为数学教师,何小龙把“让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会学数学”作为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放飞思维,使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第四届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市优质课一等奖、多篇论文被评为市一等奖、研究课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研室数学中心组成员,参与省、市重要命题工作十余次……一串串印记见证了何小龙多年的用心付出。

作为班主任,何小龙多法齐臻,注重学生行为养成;关注学生身心冷暖,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他带的班成为“别班孩子”眼中最幸福的班。他被授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担当“郑州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2015年11月,他接任学校新疆部主任,成为学校内地新疆高中生班600余名新疆娃娃在郑州的“家长”。孩子生病了,他是用心陪伴的家长;孩子情绪低落了,他是倾听心声的朋友;孩子迷茫无助了,他是引路的导师;孩子进步获奖了,他是最热情的粉丝……“何爸爸”成了很多新疆部孩子对他的昵称。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他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凝聚力建设行动先进个人”。全心耕耘待花开,春风化雨育英才,前方的路漫长而修远,孜孜不倦的他仍是一位行者……

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 薄夫宝

一言一行见风采

最美心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一言一行践行师者仁心。

郑州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名师,郑州市第三届杰出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招阅卷质检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薄夫宝高中地理杰出教师工作室……多年来,薄夫宝获得过很多荣誉,而这些荣誉正是他孜孜不倦、默默坚守的最直观见证。

“停课不停学”期间,薄夫宝主动请缨为郑州市高三学生准备和录制网课。农历正月十三早上,天空飘雪,为了不耽误当天已经约好的录课工作,薄夫宝从郑东新区出发赶往高新区的郑州外国语学校。北环高架桥上已经结冰,他驾车缓慢谨慎行驶,寒冷的冬季手心却在不停出汗。最终他克服困难到达地点,录制了三个课时的录像资源课,《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一节还被收录到河南省学习强国资源库中。

4月10日,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收到了中国教研网的感谢信。原来,为了缓解湖北省高考备考的燃眉之急,中国教研网组织了“冲刺高考——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直播活动。活动一出,作为郑州市杰出教师的薄夫宝率先积极报名参与,倾情付出。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薄夫宝用行动诠释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他表示:“我们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但我们有一颗愿意付出的心,这也正是学校大爱文化的传承与体现。”

(排名不分先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