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黄河颂歌 中原回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弦古琴鸣长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颂歌——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第4站 焦作
无弦古琴鸣长空
造福一方百姓的人民胜利渠
黄河千里大堤左岸0公里石碑
黄河左岸的“米粮川”
黄河泥埙爱好者在嘉应观景区内排练
“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
焦作黄河防洪工程坝堤护卫着城市安危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唐 强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潘燕 侯爱敏 焦作报道

“太行不墨千秋画,黄河无弦万古琴”,这是人们对焦作区域位置的诗意描写。

焦作古称怀川,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位于黄河中下游结合部,黄河、沁河交汇处。黄河在怀川大地上流经孟州、温县、武陟三县(市)98公里。孟州,是黄河的出山口,黄河千里长堤由此绵延;武陟,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曾在这里演绎战天斗地的治黄史诗。

千百年来,在这片被黄河水滋养的怀川大地上,诞生了以治黄文化、太极拳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9月2日,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社“黄河颂歌——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采访团抵达焦作,实地感受怀川大地与黄河的往事今生。

筑牢黄河左岸堤防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中槽坡村,是黄河岸边一个普通的小村,“黄河左岸0公里”石碑被夯实在该村南头高地。站在此处,望向东南,只见林草葱郁,不见黄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黄河,汇细流、集百川,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几千里,裹挟着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最终在焦作孟州冲出群山的束缚。进入平原后,河床坡度变小,流速减缓,河道宽、浅、散、乱,泥沙俱下,日积月累的沉积,形成孟州以东直至郑州、开封的“悬河”景观。

千里悬河,由此而始;千里长堤,也自此展开。

从中槽坡村开始,黄河左岸大堤绵延了746.979公里,跨越豫、鲁两省,沿途经过温县、武陟、封丘、长垣、阳谷、济南、滨州、利津等地,九曲十八弯,护卫两岸民生。

河与堤间还有一定距离。人们筑堤,一来护卫城的安危,二来利用河水灌溉田地。筑堤时,人们给黄河留下来了舒展的场地,堤成了人与河和谐相处的杰作。中槽坡村的村民,在黄河滩区种植着大片土地,生活过得很是富足。

“黄河水远着呢,1958年黄河发大水,那水可是漫到了你们脚底下,我小时候还见过水漫过滩区,村里种的西瓜顺水漂。”今年60岁的村民曹思红笑着说,“自从上游建了小浪底,村里就再没见过洪水了,滩区的庄稼也再没淹过,昔日黄沙滩,变成了今日米粮川。”

据专家考证,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春秋时期已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已具相当规模。而堤随水走,不断翻滚的黄河造就了千里长堤的风光。

孟州黄河大堤始建于元代。700余年前,孟州城尚在如今黄河大堤的西南方向,因黄河泛滥,孟州城才被迫北迁。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堤防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对孟州黄河大堤培修增高,形成了今日全长15.43公里的大堤风光。

近年来,随着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和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孟州河务局在沿黄防护堤工程临背河28.6千米营造生态防护林3015亩,共栽植树木36.1万株,形成一道绿色长廊,黄河防洪工程坝岸整齐、坦平坡顺,两侧防浪林、适生林、生态林郁郁葱葱,堤肩堤坡绿草盈盈,防洪工程得到了绿化美化,形成了沿堤景观长廊,有效地改善了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从“水患”到“水利”

近观武陟县人民胜利渠,只见浊浪排空,滚滚黄河水像一条黄龙,向远处奔腾而去。

“抬头是邙山,低头是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这是人民胜利渠通水前黄河岸边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风沙大、盐碱地多,老百姓都能从自家土墙上抠出盐来。

1952年4月,伴随着人民胜利渠开闸放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魔咒被打破了。通水60多年来,人民胜利渠如今覆盖了焦作、新乡、安阳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使昔日低洼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一个个“吨粮田”“小康村”不断涌现。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也是黄河下游第一处大型自流引黄水渠。建设者们将其定名“人民胜利渠”,寓意“人民的胜利”。 此后,黄河中下游沿黄区县引黄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喜看稻菽千重浪,黄河万里润粮仓。共产主义渠、武嘉灌渠、白马泉灌渠建成,潺潺河水滋润着焦作及周边县区的大地。陆续改建扩建的各类引黄、引沁工程为武陟、温县、孟州、博爱、沁阳提供着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引黄入焦工程通水,一渠酣畅的清流直输城市水系,结束了焦作市城区多年来用不上黄河水的历史。

“如今的黄河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提供客水补充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室主任杨宝红介绍,黄河冲积形成的层沙层淤“格子底”地质,丰沛的水资源,成就了古怀川先进的农耕文明,如今享誉海内外的四大怀药、中国最大的小麦优良品种培育基地,也都受益于丰沛的黄河水。

嘉应观读懂黄河文化

记者一行走进武陟县嘉应观时,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翟嵩峰正和一群黄河泥埙爱好者在景区内排练,如泣如诉的埙声仿佛在诉说着来自远古的记忆,让古朴的园林更加静谧庄重。

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

嘉应观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造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一座集宫、庙、衙署为一体的黄淮诸河龙王庙。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龙王庙里,“龙王”都是有名有姓的、真实存在过的人,是从大禹至清代的治河能臣,这里也是武陟治河文化最鲜活的遗存。

“这埙是用黄河胶质泥做成的,我觉得最能代表黄河文化。” 翟嵩峰现场为记者一行吹奏了一曲《苏武牧羊》,深沉苍凉的埙声一起,眼前的时光仿佛瞬间倒退千年,天地间一片苍茫,无数先辈面对浊浪横流,悲苦无奈却不屈不挠,他们卧雪吞毡、呕心沥血,前赴后继与天地抗争。

翟嵩峰介绍,清代嘉应观被当作治水衙门使用,这个功能一直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是人民治黄工程的指挥部,傅作义、王化云等一批新中国水利专家曾到这里工作、调研。

嘉应观、妙乐寺、青龙宫、千佛阁、董永故里、何瑭故里、人民胜利渠……沿着武陟黄河大堤走一走,两侧人文故事灿若星河。 2013年,武陟县荣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称号。目前武陟县已经开展了黄河硪、黄河泥埙等黄河文化专题研究,同时通过保护好古代治黄遗址嘉应观、现代治黄工程渠首,把武陟在黄河文化特别是治黄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立起来。

太极文化走向世界

初秋时节,走进“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只见青石铺道、牌楼高耸,每一条小巷、每一处民居,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300年前,就是在这个村子里,陈王廷汇集《河图》《洛书》太极阴阳之学,创立了刚柔并济的太极拳。

近年来,陈家沟在规划建设上注重强化“太极之根、太极之源”核心地位,根据“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的理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延长太极文化的产业链、提升太极文化的价值链,加速功夫旅游品牌的打造。

为了加快太极文化“走出去”步伐,焦作市与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太极拳发源地焦作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开展“一带一路”欧洲太极行活动……新时代,太极拳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从陈家沟一步步走向全世界。

焦作市还出台了《关于实施“两山两拳”战略构建“一带一路”重点节点黄河文明重大亮点暨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点的意见》,提出将把黄河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依托孟州黄河湿地公园、陈家沟太极文化中心、太极小镇、怀药小镇、嘉应观黄河文化园等文化旅游园区,谋划建设一批集特色农业种植、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和康复养生基地,实现黄河南北两岸协同发展,打造全国黄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使黄河流域成为厚重蓬勃的华夏之光文化带。

“黄河文化的核心在治水——以水利人、以水润物、以水兴业。”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太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锟一直在关注黄河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这一研究方向,他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深入挖掘黄河两岸历史文化资源,抢占黄河流域文化高地,可以为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他建议,应该将黄河流域的山水资源、治水故事、黄河文明和丝路文化串联起来,以郑州黄河游览区为中心,以黄河小浪底、武陟嘉应观、兰考东坝头等为治黄工程节点,以嵩山、太行山、王屋山等为山脉主要节点,以少林寺、陈家沟、莫沟村等为特色小镇节点,培育治黄文化、太极文化、太行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并逐步向黄河上下游辐射,打造沿黄文化精品旅游带。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