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黄河颂歌 中原回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穿碧野毓灵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颂歌——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 郑州站·巩义篇
水穿碧野毓灵秀
河洛汇流处,清澈的伊洛河水与黄河水界限分明
康店镇庄头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农孙学然在采摘香酥梨
搬迁出黄河滩区后的新建厂房即将投入使用
风景优美、满眼碧绿的邙岭

本报记者 左丽慧 谢 庆

1033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第一次在巩义见到奔腾不息的黄河,心潮澎湃之际,写下一首《巩县初见黄河》:“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坦言自己“我生居南不识河,但见《禹贡》书之记”。那时的黄河巩义段,还不时有“河怒惊民”的水患。

然而千年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社“黄河颂歌——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采访团一行站在神都山下、黄河之滨,看到的却是“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一幕:河边亭台楼阁处处有景,岸边滨河绿道整洁如新;水鸟游鱼翔集嬉戏,人们骑行漫步,格外悠闲舒适。

放眼巩义,这里不仅是诗圣故里,还有孕育灿烂河洛文化的河洛汇流处,有让人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河龙湾……黄河,就这样成为巩义诸多标签里尤为“个性”的那一张。

“ “青山绿水”护航“三宜”巩义

9月6日早上,巩义康店镇庄头村,虽值秋天,但满村翠绿,瓜果飘香。

“在巩义,青山、绿水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使山青、使水绿;还是一个形容词:山青了,水绿了,黄河岸边更美了。这份生态大礼绝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的成果。”随行采访的巩义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介绍道。

在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中,巩义市把黄河巩义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重中之重,迅速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3名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的9个市直单位、9个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在吃透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黄河流域巩义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交办点位,逐个明确了责任单位和任务分工,确保问题无遗漏、责任真落实。

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拆除红线范围内工业企业、清理建筑垃圾、协调造林用地、湿地河道治乱……但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商家还是农户,大家都无条件为母亲河的治理让道护航。

整治行动还与保护“母亲河”清四乱专项行动、巩义市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使得原有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人们惊喜地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首次“主动亮相”巩义黄河湿地。黑鹳来了,大天鹅也不约而至,这些珍贵“客人”的现身,无声彰显出生态恢复的良好效果。

“邙岭上种这些果树,的确是比种田辛苦一些,但是带来的收入比种粮食高好几倍,忙点儿心里也高兴!”在康店镇庄头村,果农康治亮正在果园里忙碌着,听到大家夸他的水果甜,高兴得眉飞色舞。

初秋,正是康治亮栽种的香酥梨成熟的季节,摘梨、装箱、运输……通过电商平台、公司收购等渠道,康治亮果园的水果总是供不应求,忙碌的脚步在邙岭上踏出欢快的节奏,离开黄河滩地的农田,他们的生活不仅没有“垮”,反而找到了新的出路和新的生活方式——从黄河滩地“撤”出的村民,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恒星公司总经理张勇看来,公司厂房搬迁类似“阵痛”,起初不理解,也痛苦挣扎过,但经过政策了解、发展思路厘清,他选择了勇敢迎接机遇与挑战。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她,不能为了个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损害大家的利益。”张勇坦言,巩义黄河生态治理实施以来,他也亲眼看到了青山绿水给大家带来的诸多利益,“生活环境变好了,大家生活得更加舒心,巩义市的吸引力更强了!”张勇还透露,多亏了当地政府给他做思想工作、帮他联系新厂址:“‘黄河治理’治得更有人情味儿,这样大家都更愿意支持这项生态工程!”

生态好了,山美、水美,经济要更“美”。巩义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美丽经济”,加快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义市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三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压舱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我2006年进入明泰铝业,这几年公司一路转型升级,真金白银投入资金20多亿元,新上了多个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在电子材料产业园,记者见到正在认真工作的“85后”小伙贺朋辉。土生土长的他,目前已是一名车间主任,从一名普通员工变身管理人员,见证着公司一步步变革、发展、壮大,也见证着巩义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是不争的事实。来自巩义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巩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100.5亿元,创历史之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亿元,税占比70.3%。城镇化率60%,平均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6元。

2019年,巩义市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1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41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4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55位,入选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巩义正向世人展现着迷人的魅力。

丰厚文化重塑旅游新名片

时值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巩义市竹林镇风情古镇更是热闹非凡,两侧的小吃店不断传出叫卖生意的吆喝声,岐山臊子面、长沙臭豆腐、云南鲜花饼、东北酱香饼、仙桃锅盔等应有尽有,这只是巩义文旅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后,巩义也积极谋划起延续历史文脉、保护生态环境、弘扬黄河文化的“发展大计”。

“巩义是黄河与洛河的交汇之所,是河洛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地区,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厚,且大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伊洛河沿岸,这为我们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巩义市河洛镇镇长李科峰告诉记者,尤其是和河洛汇流处的河洛镇,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年8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相比‘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这次会议更提出了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可以说是要求、标准更高了。”李科峰表示,从河洛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来看,恰恰决定了他们不能“大干快上”,而是要根据文化资源优势,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梳理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更新旅游发展理念,认真做好规划编制,认真对待每一处文化资源,使河洛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融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融入寻常百姓生活和游客休闲体验。”李科峰认为,这样才能实现以城市建设助推文化传承利用,以文化弘扬助推城市品位提升,以城市旅游助推巩义走向世界。

“从当前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游客在购物方面变得更加理性,对自然风光也不再一惊一乍,而对高品质的休闲体验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巩义市文旅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郑州市西部的重要板块,巩义应该也能够走向“网红”、走向千千万万游客心中,“巩义将坚持以文化、旅游与城市三融合的思想,以城市旅游的眼光打造旅游城市,积极推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文化创意的商业化转化,用厚重的文化反哺城市,用城市的发展推广文化,这样不仅为城市旅游发展带来全新动能和无限可能,也能让居民分享城市美好,体验发展成果。”

安澜之河滋润美好生活

巩义黄河河段地处黄河中游下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巩义深情吟诵着黄河的壮美,也记录着“惟兹浊流不可律,历自秦汉尤为害”的忧惧。

“巩义黄河段上起巩义市康店镇徐柏坡村,下至巩义市河洛镇的英峪村,流经康店镇、河洛镇、站街镇三镇25个行政村,全长34公里,其间有伊洛河在境内注入。”在河洛汇流处不远的神堤控导中心,记者一行见到了正在岸边连续多天“守堤”的巩义市河务局副局长史杰,伴随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滚滚而下,史杰边盯检测数据边向记者介绍情况:巩义河段南岸以邙山为天然屏障,无堤防工程,北岸为清风岭黄土高坎,由于巩义黄河河道处于黄河出孟津峡谷后的冲积扇轴根部,河道宽浅、散、乱,主流迁徙不定,主槽摆动频繁,系典型的游荡性河段。

今年由于上游降雨量增大,给黄河巩义段也增加了不少抗洪压力。“为整治河道,控导河势,稳定主槽,自上而下修建有赵沟、裴峪、神堤、金沟四处控导工程,除金沟控导工程建于2008年,其余三处控导工程均始建于1974年,截至目前共有坝垛118道,其中丁坝104道、垛14座,工程总长为12.2千米。”史杰坚定地表示,虽然今年抗洪压力较大,但大家都抱着必胜的信念,日夜坚守在大堤上,“一定不让大堤决口,一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路经过已十年,重来河水变桑田。

登神都山,远眺河洛汇流处,郁郁洛汭一片生机勃勃。数千年前,黄河、洛河两河相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清浊一流一同入海。伏羲“观象于天,察日月交替;观法于地,思寒暑循环;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千年之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巩义人将续写新的辉煌!

本版图片均为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 健 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