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理论联系实际 学懂弄通做实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郑州形成更加生动的实践
奋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出彩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
为推动中原出彩中部崛起黄河战略实施贡献人大力量
锚定新方位新使命 奋力推进新时代政协事业新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奋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出彩篇章

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市长 王新伟

伟大时代,必有伟大思想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光芒,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从中,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发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仰信念信心之力,强化了想在远处、走在深处、干在实处的责任担当。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九个专题之一,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为郑州打造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在学习上跟进、认识上跟进、行动上跟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郑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郑州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要紧盯“一个目标”:即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四个转型”: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智造、强创新、强链条、强企业“一优四强”,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挺起产业“脊梁”、筑牢经济“骨架”,在“三个转变”中形成更多郑州创造、郑州品牌:在集聚集群上争先,以链长制为带动、以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抓手,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5000亿级集群,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3个3000亿级集群,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5个1000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在创新驱动上争先,完善“一廊、两翼、四区、多点”创新格局,持续引进培育人才、机构、平台、企业“四个一批”,通过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五链同构”,提升制造业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在智能引领上争先,顺应“智能+”引领制造业变革趋势,打造5G基础网络、研发创新基地、生产制造基地、应用示范基地、信息安全基地的“一网四基地”,不断创造融入双循环的竞争新优势。

第二,坚定不移把高水平扩大开放作为必由之路。郑州的快速发展始终与扩大开放相向而行,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延伸拓展,让“枢纽+开放”成为郑州的独特优势。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多作贡献” 、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的殷殷嘱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好《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着力打造“一门户、两高地”,努力让郑州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打造国际交通枢纽门户,抓好机场三期、高铁南站、小李庄客运站等重大项目,完善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中转型”枢纽向“门户型”枢纽转变;打造对外开放体系高地,以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实施“中欧班列(郑州)+”工程、建设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等为抓手,让空中丝路成为连通世界的“立交桥”、陆上丝路成为中欧班列的“主动脉”、网上丝路成为跨境电商的“风向标”、海上丝路成为内捷外畅的 “无水港”;打造参与国际合作高地,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关一体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布局全球市场、开展境外资本合作,打造一批“优进优出”外贸龙头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价值链核心和供应链循环。

第三,坚定不移把高品质城市建设作为基础支撑。城市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持续提升郑州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发展布局,实施好《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把郑州的“里子”做实、“面子”扮靓,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厚实。要以绣花功夫和匠心精神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提速 “一环十横十纵”改造、提效183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标36个城乡结合部改造、提质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努力让绿城变得更绿、家园变得更美、群众笑得更甜;要加快32个城市核心板块开发建设,打造城市网络结构关键点、开发建设新亮点、经济增长支撑点。要推进郑州大都市区“1+4”城市圈向更高层级迈进,以生态为基础、产业为重点、交通为关键,积极推进规划共绘、防洪共抓、生态共保、交通共联、产业共建、文化共兴、服务共享,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第四,坚定不移把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作为使命担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打造幸福河上扛起郑州责任、展现郑州作为,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编制实施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1+1+1+N”规划体系,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生态为本,构建邙岭的森林生态、低滩的湿地生态、中高滩的休闲生态三大系统,构建形成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生态格局,让绿色成为扮靓母亲河的鲜明底色;坚持节水优先,全域推进优先节水、分质供水、调蓄增水,有序推进西水东引、新郑观音寺调蓄等水利工程,构建以水润城、人水共生的治水兴水格局;坚持安全为基,加快“堤(岸)、疏、蓄、滞”综合治理,积极谋划桃花峪水库建设,加快黄河滩区群众搬迁安置,全力保障黄河岁岁安澜;坚持文化为魂,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加快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文化演艺综合体等项目,高标准筹备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着力建设“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城市。

总之,我们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在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砥砺奋进的决心勇气、干事创业的方法能力,合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出彩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