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黄河颂歌 中原回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木清华出芙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颂歌——中原回响”沿黄实地探访活动 郑州站·金水篇
水木清华出芙蓉
如今的马渡村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
村民们在马渡村中心广场晨练
聚方科技园
金科智慧谷
美丽乡村新马渡一角
黄河在金水区激荡穿越6.9公里

本报记者 聂焱 党贺喜

悠悠岁月,这里,从来不缺少波澜壮阔的史卷;

跌宕雄风,这里,从来不缺少中原儿女的豪情。

5月29日,兴达路街道马渡村中心广场锣鼓喧天,5.7米高的金色泥马雕塑重新落座村委会广场前。骏马栩栩如生、神思跃动,四蹄翻腾、长鬃飘扬,你若端详,好似耳边传来千年前的嘶吼,响彻云霄。

马渡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雕塑,雕刻着美丽传说“泥马渡康王”的典故就发生在此地。采访黄河金水段,绕不开有料有故事的马渡村。

乡村振兴 马渡一马当先

绿树成荫的堤畔,有处红墙灰瓦的村落,这便是马渡,一个盛名在外的“魅力乡村”。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黄河的古渡口,是连接古都汴梁、洛阳和沟通黄河南北重要的货运码头,昔日车船云集、商贾如潮。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南渡录》中记载: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北宋末年曾被金兵追杀,骑泥马渡黄河,马渡由此而得名。

黄河虽然在金水区“急匆匆”穿越6.9公里而过,但却留下了千年黄河防汛难题答卷:马渡险工。马渡险工始建于1722年,工程全长3864米,现有坝、垛、护岸100道。由于工程所处河段是黄河游荡型河道,河势游荡多变,历史上,黄河曾经两次在该段发生决溢(1722年、1887年)。

人民治黄以来,这里曾发生过多次重大险情。马渡险工是郑州市辖区重要险工之一,工程挑流能力较强,根石深度一般在7米至10米,是保障郑州河段的重要屏障。

上世纪90年代,根据黄河综合治理规划,共建设21道坝,工程全长2100米,工程建成后该段河势逐步归顺,确保了黄河防洪工程的安全。

这两年,马渡站上了历史潮点。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11月15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实施意见;2020年1月4日,郑州发布1200平方公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规划。

黄河孕育马渡,文产反哺金水。机遇降临,天时地利人和,金水迅速启动以马渡村为起步区的连片发展计划,讲好黄河故事、唱好沿黄文化,将15平方公里沿黄河区域打造成具有鲜明“金招牌”的生态文化休闲片区。

金水沿黄区域包含北四环—慧科大道(规划)以北区域土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涵盖马渡、来童寨、黄岗庙3个行政村,5000余亩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795亩的金水郊野公园,自然生态优势卓越。

2006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马渡村紧紧抓住这一机遇;2008年,马渡村启动了新农村建设;2010年群众全部回迁联排新居,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被评为“全国魅力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接待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40多个国家的考察团。

千帆过尽方懂得,泥马的嘶鸣是在诉说马渡不平凡的昨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沿黄文旅 带动乡村建设

2019年11月15日,全市改进城市管理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出台的“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中,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成为重要一环。

长久以来偏安一隅,马渡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璀璨耀眼的未来频频招手。

金水区紧贴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和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三大契机,以马渡村为起步区、核心区,先期打造马渡优良环境,二期向东拓展,未来将来童寨、黄岗庙、金水郊野公园和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囊括其中。

遇土播春,马渡村迸发出勃勃生机。村支部委员尹金领、于全喜等104名党员一起,带领村民撸起袖子搞发展。

先“去污”,由内到外,由地下到地上,村基础设施和拆违治乱同步进行;再“增绿”,绿化培土、路肩整理、苗木栽植同步进行;后“添彩”,生态公园、郊野公园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山川披绿衣,为大地添底色。

“未来希望大,生活有奔头了!”56岁的于全喜满面春风,笑容不断。

如今,村委会的围墙拆了,泥马雕塑“鸟枪换炮”;改建中心广场,增加面积、降低台阶高度便于村民出入;两侧放置大屏幕,用于搭台唱戏等文化活动;盘活现有资源,原本用于婚丧嫁娶的大礼堂改为农家大食堂……

“重塑金身”的马渡村,成为金水沿黄流域发展桥头堡,为的是引凤筑巢,集聚文旅项目、人才、优质资源,培育文旅产业,打造金水科教园区文旅产业生态体系,塑造金水名片,为振兴河南、出彩中原送上一道“本帮特色菜”。

马渡村和泥马一起焕发新生。瞧瞧!鎏金的身躯遒劲有力,欲驰骋,念奔腾。

科技腾飞 孵化“中国智造”

谁说乡村的发展只能与“土”为伍?

北四环为界,北部马渡毗邻黄河孕育文化,“土”字领跑;南部园区连片生长潜力无限,“洋”字领飞。“土”与“洋”的结合,在金水区沿黄流域发展交相辉映。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箭多星”成功发射了河南“国智恒好年景中原金水一号”等9颗小卫星。

而赫赫有名的“金水一号”的“出品方”,就稳坐金水沿黄流域的金科智汇谷。

金科智汇谷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之一,也是金水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级战略,重点打造的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创新孵化、人才集聚、综合服务配套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在这个园区内,“河南智造”打破了地域边界,金水科技引领着中原大地一起腾飞。

项目总建筑面积27.21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2019年10月建成使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新业态,园区实现“智能系统+物业管理”的新模式。

“园区两期加起来,餐厅可容纳3000至5000人同时就餐。”“总管家”河南颐城金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项目经理关春义介绍。

截至目前,金科智汇谷已入驻河南华清生态环境研究所、国智恒北斗好年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8家企业。西亚斯国际软件园、大国际创业孵化中心等园区也正在极速生长中。

有人的地方就得有服务。2019年12月,金科智汇谷社区正式成立。“共有2893户居民在这工作生活,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居住有鸿园、瀚海尔湾,学校有鸿兴路中学、金水区第二实验小学,生活有便利店、干洗店等配套门店,未来还将建成1200平方米功能馆室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记尹燕燕信心满满。

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导入产业,产业反哺区域,经济发展环环相扣,相辅相生。

厚重底色 提振乡村神韵

文运同村运相牵,文脉同村脉相连。

马渡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村庄。传承传奇,呼唤创新。对此,兴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孔之见说:“历史赋予的厚重底色,在乡村振兴上不仅要深挖,更要蔓延,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讲好一段故事,发展一个区域。马渡村不差故事,差的是故事的输出。兴达路街道办事处与马渡村委会反复推敲,怎样才能使马渡的文化绚烂绽放?

除了泥马雕塑外,会说故事的文化墙首当其冲。今年7月份,揭开红盖头的文化墙惊艳世人。如果说数百亩的大花园就是文化幕布,那么,大花园前的文化墙就是流动的映像。村庄简介、“泥马渡康王”典故、马渡险工、新农村改造、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以多种形式重现历史。

从新农村迈步到美丽乡村,跨越的是文化,飞跃的却是精神。

为提振马渡村民的精气神,兴达路街道引进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戏迷擂台赛”,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结合戏剧创作和文化旅游资源,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黄河文明寻根处、黄河文化传承地、黄河生态示范区,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从今年下半年开始,8场大型赛事陆续展开,将一直持续到2021年1月。

与此同时,马渡村德治、法治、自治并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辟道德榜和善行义举榜,开展“家风家训”征集、道德模范户评选和“卫生示范户”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促进全村提升向纵深发展。

回望过去,泥马已渡走康王。遥想未来,泥马将渡来凤凰。这,铁定不是朦朦胧胧的新传说,而是冉冉升起、渐行渐近的新传奇!

本版图片均由

金水区委宣传部提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