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鸡百花 豫见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竞争中互促 合作间共赢
嘉宾齐至: 畅谈院线与网络共赢
大咖云集: 共话中国科幻发展
河南历史积淀深厚是科幻故事宝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历史积淀深厚是科幻故事宝地
——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侧记
业内大咖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美好未来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萍 文 李新华 图

26日,科幻作家韩松,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主席陈楸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天文馆原馆长朱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编剧、制片人龚格尔以及科幻作家江波、宝树等中国科幻作家、科幻电影从业者荟萃一堂,在郑州举行的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上,围绕“如何用东方哲学讲好中国科幻故事”“河南的厚重历史能为科幻创作者提供怎样的思路和营养”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科幻电影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科幻积累了大量的文本资源,有很多素材值得去挖掘,为什么《流浪地球》都过去快两年了,大银幕上没有出现第二部让人满意的科幻片?为什么《三体》还没拍出来?”面对主持人韩松的尖锐提问,电影《流浪地球》的制片人龚格尔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大事项科幻电影没有得到过市场验证,制作难度也比较高,周期也很长,所以这类题材在取得规模型的成功之前,每一个科幻项目都是一种冒险,因此很难非常快地看到一大批科幻电影诞生、获得成功。”龚格尔说,“好莱坞花了几十年才把科幻电影体系构建好,才把科幻电影观众培养成熟,所以大家别急,这需要一个过程。未来的两三年应该会看到几部优秀的《三体》作品。”

“其实现在大银幕上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已经很多了,可能并不像《流浪地球》这样大制作特效大片,而更多的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比如《被光抓走的人》,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里面,这类科幻片会更多一些。” 江波认为,随着中国科幻电影体系逐步走向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与观众见面。

保持初心讲好中国科幻故事

大部分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讲的都是人类对于未来、科技、自然的想象,这是非常西方化的表达,如何让科幻作品呈现出中国味道、中国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呢?

“比如说河南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商丘的钻木取火燧人氏,如何把它以科幻的方式重新表达,这里面其实有非常多关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思考,这样的故事做出来我觉得肯定是非常中国的,他从内核到表达,都是中国式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探索这样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陈楸帆说,“我觉得文化出海,就是把我们中国的东西,用最先进的、能够让世界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

在江波看来,不管是从写作角度,还是从电影创作来讲,都应该保持一颗初心。 “在创作前要想好为什么而创作,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不能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婆媳’矛盾是热点,那么我们就拍一部‘太空婆媳剧’吧,这从出发点来看就是错误的”。

这个观点得到了在场嘉宾的广泛赞同。“讲好中国故事,拍摄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都需要保持一颗创作初心。”韩松说。

河南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

曾创作《宇宙墓碑》《红色海洋》等知名科幻小说、当代科幻作家“四大天王”之一的韩松一直对科幻文学情有独钟,常年关注国产科幻电影领域的他,对本届电影节专门举办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满怀激动。

“第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的时候,我作为记者参与了现场报道,虽然当时我已经是一个科幻作家,但当时我从没有想象过有一天我会以科幻电影论坛主持人的身份,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韩松说。

来到天地之中,韩松觉得河南的厚重与积淀很有“科幻感”,多次获得科幻类小说大奖的他有没有汲取到一些灵感和创作思路呢?是否会创作出与河南有关的科幻作品呢?

韩松说:“我也想写河南,河南历史积淀深厚,也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但河南的科幻故事都被别人写光了,刘慈欣就是河南人,王晋康也是河南人,王晋康写的科幻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河南为背景的,他太厉害了。河南一定是一个科幻的宝地。”

面对一位河南科幻爱好者提出“如何提升科幻作品的科技感”的问题,宝树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对应的学科分支,并分享了《中国国家地理》和《环球科学》两本杂志给这位爱好者,宝树还建议多关注一些科学相关的新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