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战地彩云飞(下)
秋日看树
金秋曲(国画) 吴刚
秋风送来韭花香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秋风送来韭花香

♣ 梁永刚

“八月韭,佛开口。”老家地处豫中平原,村子西面有一大块平整肥沃的田地,村人们称之为“菜园”,各家各户在那里或多或少都会种一些白菜萝卜韭菜等菜蔬。农历八九月份,是韭菜抽薹的季节。在清凉如水的秋日里,随着一场激情秋雨的振臂高呼,菜园里憋屈了一个夏天的韭菜们群情激昂,精神抖擞,争先恐后从一畦畦青翠欲滴的绿色韭叶中间伸出一根根圆溜溜、直通通的韭菜薹秆,上面挂着一咕嘟韭菜花蕾,鲜嫩时可以将带着花蕾的韭菜秆从根部掐断,这就是平时吃的“韭薹”。过上一些时日,那些未采摘的韭薹就逐渐变老,顶端的花蕾处开出星星点点饱满新鲜的花骨朵,一簇簇白灿灿的韭花密密匝匝地生长着,小如米粒,洁白似玉,远远看去,就像覆盖着一层白茫茫的雪花。一阵秋风拂过,簇拥在一根根韭薹上的韭花,摇曳着迷人的身姿,素雅清爽,清香四溢,宛如一双双晶莹透亮的眼睛,又似一朵朵怒放的菊花。走进韭菜地,俯下身凑近过去,顿时有一股浓郁的韭花清香挟裹着辣味扑鼻而来,让人不禁陶醉在这秋日韭花的热烈和奔放之中。

在那个缺油少菜的年代,韭花酱是庄稼人饭桌上的主打菜肴,一日三餐全靠它下饭。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韭花盛开的时候,母亲一大早就喊我起床和她一起去菜园里摘韭花。母亲说早晨摘的韭花带有露水,最鲜嫩,做出的韭花酱味道纯正。母亲告诉我,摘韭花的讲究多着呢,不是摘到篮里都是菜,只有那些老嫩适中的韭花才有用。母亲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我现场演示,最好摘那些开败了花结了籽的韭花,含苞待放或是刚开花的太嫩,水分大,辣味不够,吃起来也没有筋丝儿;太老的韭花做酱也不行,吃起来太柴,还垫牙。母亲沿着韭菜畦轻盈地挪动着脚步,一双灵巧的手在韭花底部轻轻一捋,顺手丢进随身挎着的篮子里,整个动作娴熟自然,一气呵成。我紧跟其后,模仿着母亲的动作,可一双笨拙的手慢如蜗牛,看看母亲的篮子里已经满满当当,我摘的韭花却连篮底都没盖住。母亲把一篮子韭花倒进鱼皮袋子里,转身又走进了韭菜地。太阳越升越高,不知不觉间汗水浸透了我的衣衫,低头一看,韭花绿莹莹的汁液把我的小手染成了墨绿色。终于,母亲挎着篮子从地里走了出来,一簇簇鲜嫩的韭花在篮子里层层叠叠挤扛着,散发出特有的醇香。母亲擦了一把汗说,摘得不少了,该回去了。回到家里,母亲把大半鱼皮袋的韭花全部倒进簸箩里,一家老小围坐在簸箩周围,掐掉韭花的硬梗,一点一点择洗干净,然后均匀地摊在苇席上晾晒。等水气晾干了,母亲将韭花分别盛放在几个搪瓷盆里,再放进去几块生姜,抓几把辣椒,撒上一把盐,带着我去村东头的碓杵窑儿上搉韭花酱。

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我离开故乡外出求学,读了更多的书,对韭花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说,民间有“韭菜两头鲜”的说法,意思是韭菜在春秋两季食用最为鲜美,即“春韭”与“秋韭”,秋天的韭菜出薹,结出伞状相簇的白色花蕾,叫作“韭花”。韭花古称“菁”,《说文解字》解释:“菁,韭花也。”汉朝崔寔在《四月民令》中记载:“八月收韭菁,作捣虀。”元代许有壬《韭花》诗曰:“西风吹野韭,花发满沙陀。气较荤蔬媚,功于肉食多。浓香跨姜桂,余叶及瓜茄。我欲收其实,归山种涧阿。”韭花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美食,还能够开胃生津、增食欲、促消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韭花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既是美食又有着十分广泛的食疗价值。汪曾祺先生曾写过一篇《韭菜花》,里边提到五代时一位叫杨凝式的书法家,一天收到朋友赠的韭菜花,味特美,兴致一来,就给友人回了一封“韭花帖”表示感谢,不但字写得好,文章也极有风致,其中有一句:“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

几十年来,吃着母亲做的韭花酱,我从少不更事即将走入不惑之年,经历了人间百事,品味了酸甜苦辣,韭花的清香一直氤氲在我的人生记忆。年迈的母亲知道我爱这一口,直到如今每到秋天还亲自为我做韭花酱。一瓶普通平常的韭花酱,像一位信使,携带着母亲丝丝缕缕的心意,无声无息地传递着家的讯息和亲情的温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