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魏少杰 贾鲁河,常庄水库,西流湖,南水北调运河,四水怀抱着中原区莲湖街道,郑州西区新地标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已成为郑州东西“两翼”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桥头堡”,为激活莲湖街道区域发展。在这片15.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环境宜人,四季皆景,让人留连忘返,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从2015年开始,郑州中央文化区(CCD)进入开发建设阶段。作为主阵地的中原区莲湖街道,也随即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弯道赶超”期。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功能不断扩展,城市管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莲湖街道辖区整体环境面貌,也从脏乱不堪到“绣花针功夫”的精细化管理,这期间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翻阅莲湖街道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原先连片的沟壑、农田和一众熙熙攘攘的都市村庄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在“老西郊人”的眼里,这里毗邻市区,交通便利,流动人口众多。然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该片区域私搭乱建、环境卫生管理严重滞后。 如今,莲湖街道已是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开发建设的主阵地,也是“四个中心”主场馆所在地。辖区5个行政村整村改造已经完成,安置区、生态绿化、市政道路等60余个工地正在建设中,环境面貌已焕然一新。 “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打赢“三项工程一项管理”攻坚战,破解城乡结合部集中整治的痛点难点问题,莲湖街道按照“消除污点、整治乱点,围绕焦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公共秩序治乱、环境美化治靓、综合卫生治脏三大工程。在莲湖街道党工委的统领下,6个村级党委、22个小支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起了“党工委+村(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四级组织体系。 这是一组自带“美颜”效果的数据——2018年11月,作为区划调整后新成立的莲湖街道即刻开足马力备战民族盛会保障,拆违13万平方米。2019年8月已完成植绿铺绿33万平方米,清理各类施工工区54个,移动板房6000余座。 如今,莲湖街道辖区以“四个中心”为主体,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平方米,是2018年末的近5倍。 两年,700多天,莲湖街道的环境面貌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模样。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梦想。建设美好家园,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被重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保护协同推进 在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集中整治工作中,莲湖街道以“挂图作战,集中攻坚”为有效抓手,推行一线炼党性,“练兵”不停歇机制,实现“挂图”不松懈,“作战”不止步。重点围绕党建引领“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两新”党建提质扩面、空壳村清零及村级集体经济提质等3个部分10项指标,建表制图、按表推进、对表销号、实时排名,传导压力、提升动力。目前,共建立“三项工程一项管理”项目党组织6个,实现楼院党组织100%全覆盖;3个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全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在莲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侯慧芳看来,党建引领“挂图作战集中攻坚”进行的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不是一个“点对点”的工程,而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去年,莲湖街道以民族盛会为契机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改造一片、整治一片、管理一片、美化一片,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也要充分利用好整治的成果,通过点面结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切切实实提升。”侯慧芳说。 破旧立新共治共享 无论是城市治理还是环境整治,最终目的都是让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然而,环境整治不是一蹴而就,想要达到“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即便是一个路口、一条绿化带的治理,工作难度也不小。 为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和服务功能,莲湖街道创新思路,打造了“三三制”基层党建新模式。通过把区域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连接起来,构建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在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打造组织建设共同体模式引领下的文化育和,使莲湖街道的一方压力逐渐转化成与市民共同释放的“合力”。 邻里守望、交通引导、关爱农民工、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深入生活的日常,也成为常态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孝老爱亲”“乡贤文化”,以和善居民、和美家庭促和睦邻里、和谐村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成向上向善的精神气质,成为莲湖街道大家庭的优良“家风”。 如今,“四个中心”区域已俨然成为市民打卡的网红新地标;焕然一新的市容环境、时尚前卫的宏伟建筑、郁郁葱葱的绿化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她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凤凰涅槃”的新村安置区,也让市民群众对整洁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给这片热土厚植无限的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在莲湖街道的环境保护宣传以及点点滴滴渗透的文化下,老百姓旧观念、旧想法正在逐渐改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包村干部搭建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也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做好长效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莲湖街道的城市管理和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显现新气象,在变革中和谐稳定,在和谐中生生不息。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