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薛晶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惠济区新城街道深入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突出重点、强化支撑,不断落实四方责任,制定了《应急预案》《常态化》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常态化的关键是预防。街道明确要求各个村(社区)保持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束手无策”,每月两次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就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人员和工作具体安排下发督导通知单,并建立台账执行销号管理。就是要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的基本方略贯穿到各村应急小组的日常工作,变成防疫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怎样才能够及时发现疫情?这里对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出要求,更是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排查能力提出要求。
这是至关重要的,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必须要有迅速精准的排查检测。街道坚持常态化值班制度和弹性召回制度相结合的“快闪”式当班模式,平时仅保留必要的值班人员,负责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应急事件监测,一旦发生应急事件,果断召回大量工作人员启动工作,实现境外或省外输入疫情风险的精准扑灭。
此外,街道坚持全方位、常态化的宣传引导,制作张贴标语、提示牌数百块,不断培养居民做好个人防护的良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公筷制、少聚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不仅能够防控新冠肺炎,也能够防控其他传染病。通过引导居民落实家庭个人的自我防护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不断促进防控工作的全面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