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市城关乡:脚步“量”出新村貌
社会各界视察“双改”活动启幕
金镶玉竹北三街 又见古韵飘新风
“水泥森林”里的田园风光
下周三有场高校 毕业生专场双选会
严查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
32名贫困先心病 患儿抵郑“修心”
两条公交线路26日起优化调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阐释(二十九)
“流动纪念馆”进车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镶玉竹北三街 又见古韵飘新风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娄璞 张俊永

“智能化信息汇,就像楼院的眼睛和窗口,面向居民信息发布,方便社区工作需求,杜绝小广告和牛皮癣,实现智慧社区功能最大化。”在管城区陇海马路街道北三街片区,邻里驿站、智能化信息汇和人脸识别系统,引人注目。路边刺冬青、油松、南天竹、金镶玉竹、花叶络石等近20种植物姹紫嫣红,充满希望和生机。

文研路9号院居民王丽娜说,以前这里是一个垃圾中转站,经过集思广益,改造成邻里驿站,增添信息化元素,满足群众议事需求。北三街改造片区,总面积0.46平方公里,共69栋楼,3359户居民。楼院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为典型的“无单位打理、无物业管理”的无主管老旧楼院集聚区。

“改造一个片区,带动一方产业,赋予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多姿多彩的人情味、市井味、烟火味,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陇海马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瑞勇介绍说。积极搭建红色平台,划分4个网格党支部、14个楼院党小组,组建16个自管会,遴选267名党群中心户,梳理出15类41个改造事项。推出“路见陇三”APP管理系统,居民提出586条意见建议,先后2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营造共商共赢的良好氛围。

提升有形“新地标”,治理有魂“风向标”。坚持“路院共治”,深化区域党建联建,撬动辖区公共单位共同出资出力。

拾起文化碎片,留住城市记忆,打造展示中原文化风采的“豫忆深远”文物墙和“大河华章”文化墙,以及“天青园”“琢玉园”等“两墙四园”特色小品景观。在北三街主要节点,设置地名由来、烟厂故事、文化名人等人文典故,让北三街改造片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恰遇北三街片区,又见古韵新风。通过改造设置“邻里驿站”,引进专业机构运营,打造集养老托幼、理疗康养、志愿服务、民主议事等为一体的公共交互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和社区资源置换平台,切实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环境变好了,我天天都去楼下转转,看看风景,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别提多舒心了!”住北三街11号院居民陈兰英说。陇海马路街道致力打造居民品质生活,为街区赋予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给居民群众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北三街片区,焕然一新。居民来到这里,徜徉在华灯璀璨文化街区,一种惬意油然而生,成为清新靓丽的美好新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