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八天的超长假期,一封贴着邮票的来信,让我的假期有了一番特别的味道。
信来自那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姐姐。熟悉,因为我们已经相识了三年,陌生,因为我们从未见过面。她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很小的时候,爸爸生病去世,妈妈也远走他乡,丢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面对生活的艰苦,姐姐自力更生,边干农活、照顾奶奶,边努力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姐考上了镇上的高中,是村里唯一考上高中的孩子。然而不多的学费却让家里雪上加霜,她即将面临辍学。
那年,参加扶贫走访的妈妈遇到了这位姐姐。多年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妈妈,这次又动了心……拍下一张照片发给我,照片上是一双眼睛,明亮有神,充满了期待。三年前的我,九岁,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记得那晚我翻出自己的压岁钱,数完钱我激动地说:“妈妈,我愿意帮助姐姐上学,我刚才数了数我的压岁钱,有好多好多呢!”妈妈微笑着点点头。
来信和以前一样,开头总是那句“谢谢亲爱的小妹妹”。信里说,这些年,村子里一直在扶贫。今年,奶奶被安排到村里的敬老院,她也可以安心地开始高三的学习了。她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学成归来,带动更多的人学知识、脱贫致富。如果考上大学,村里会资助她学费,她也要勤工俭学,以后就不用再给她寄学费了。
“妹妹,是你的帮助,让我有学上;是你的帮助,让我看到了希望。”这三年,从跟着妈妈去汇款,到自己会写汇款单;这三年,从妈妈读来信,到自己用心地体会每一封来信;这三年,从看着街道城市的变化,到感受祖国的日新月异。看完姐姐的信,我哭了,咧着嘴巴开心地哭了。
金水区纬一路小学 谢璟雯
点评:一封纸质的来信引发了小作者对三年前事情的回忆,文章选材特别,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从小事中感受祖国的伟大,以小见大,笔法细腻,流露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