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系上红丝带 延时更延“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系上红丝带 延时更延“爱”
——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侧记
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啦啦操社团
田径社团
管乐社团
书法社团
红丝带心系你我
党员老师延时之后的爱心接力
家长加入延时小课堂
课后服务工作启动会上红丝带飘起来

202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年底前中小学实现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服务两个“全覆盖”。继今年5月启动午餐供餐工作后,11月2日,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正式启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在当天上午开启的延时服务“班班启动仪式”上,一条条红丝带通过老师们的双手化身蝴蝶结紧紧系在了孩子的胸前,这红色像火焰,温暖着孩子们的心,这丝带是关怀,牵动着老师与孩子的情感。一个、两个、三个……就这样,每位孩子胸前都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蝴蝶”。从这一刻开始,系上红丝带的这些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参加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孩子在放学后还将继续被学校和老师培育着、陪伴着、关爱着……

大延时+小延时 让爱一直延续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印发金水区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于本学期开展“红丝带行动”,让课后服务这一惠民公益活动延时更延“爱”。

据了解,学校本身的延时服务是到每天下午的五点钟,但考虑到个别情况下有家长确实不能按时接孩子,学校党员教师和青年教师便组成志愿团队,自觉担负起对延时结束之后还没有家长来接的这部分孩子的照顾工作,形成了“大延时+小延时”的爱心接力局面。

学校一年级有个叫琦琦(化名)的孩子,父母年龄较大,有二十多岁的哥哥和姐姐,没有上过幼小衔接,很单纯,很可爱。初入小学的他,也许是新的环境加上学习方式的变化,经常上课不进教室或听讲时自言自语,作业不会写,东西也不会整理,但是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从未放弃过,一直用心关注和默默地帮助他。利用延时服务的时间,志愿服务的老师反复地耐心为他辅导,一遍遍示范,不厌其烦……即使有时知道孩子可能记不清楚、记不牢固,但老师们还是坚持:琦琦上课后不知道进班,就每节课下课陪伴他;放学时不会走路队,就找两个小伙伴领着他走,小手拉小手,也是爱和力量的传递。

经过课后小延时“一对一”的加倍关爱和引导,孩子慢慢感受到自己时刻都在被关心、呵护着。现在的他,学会了拿书,学会了整理学具,通过家长反馈得知,回家后也能够主动写作业了。精心的延时加上丰盈的关爱,孩子会慢慢成长,只需静待花开。

各个年级都会有加入小延时的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老师们会利用这段时间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状态、内心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困惑,陪他们跳绳、下棋,让他们在小延时中也有满满收获,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在小延时服务中,常常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党员志愿教师们舍小家、顾大家,很多妈妈都把原本属于照看自己孩子的时间默默给予了别的孩子。但是,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我是党员”,所以“我义无反顾”;虽然“我是妈妈”,但“我更是老师”;因为“我是老师”,所以“我无怨无悔”。

延时+延“爱” 让爱无限丰盈

“身为教师的我们,很开心能够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方式延续爱、传递力量,小小的红丝带不单单是一个标志,它象征着关爱和希望,系起的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心、孩子们的开心和家长的安心。”该校班主任老师王丽媛如是说。

教师精心准备 是爱的丰实

为让延时服务内容丰、效果佳、学生爱、家长夸,学校和教师做好了充分准备。

10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延时服务启动会,校长杜豫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作重要部署,教导处主任陈伟伟从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服务内容、服务保障、具体要求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充分领会会议精神,明确落实延时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感受到身上责任之重。此次启动会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指导性强,为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落地打好了第一枪。

启动会的仪式感面向的是教师,为了将这份坚实的力量和浓浓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延时启动仪式又细化到了班级。11月2日的“班班启动仪式”上,老师们亲手将一条条饱含深情的红丝带系到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孩子们胸前的挂牌上,也将学校延时服务的美好情结传递给了每一位孩子,将师生的心紧密相连在一起。

根据金水区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指导,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充分考虑学情、班情的基础上,黄河路第三小学统筹安排,精心准备,课后延时期间开展“自主作业+特色课程”,融合主题教育、学习能力提升、课外阅读等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等项目,全校高达97.3%的学生都报名参加了延时活动。内容丰富的特色课程涉及爱国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礼仪修养、手工环保等各个领域,社团活动涵盖“活力田径”“篮球宝贝”“火焰啦啦操”及管乐团等项目,动静皆有的特色课程安排大大丰实了延时服务的内容,延展了延时服务的意义,将延时服务的效果不断扩大化。

安静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和老师一起阅读、一起书写,可谓师生同课程,师生共成长;操场上、功能室、管乐厅,到处都有同学们有序参加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的身影,同学们在一起个性发展,收获进步;放学的护送队伍里,“小暖帮忙”团的“小暖”们身穿志愿服务马甲,昂首挺胸高举各班班级路队牌,主动承担起帮助低年级弟弟妹妹送路队的任务……这就是黄三小的延时课程,不仅是学生课程,更有师生同课程,生生共课程,课程促课程,实现多彩课程培育“仁 智 勇”品质少年。

学生互帮互助 是爱的传递

受到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节目的启发,该校三至六年级的三十余名学生以传递温暖、奉献爱心为目标,组建了“小暖帮忙”社团。“小暖帮忙”团里聚集了一群有爱心、善交流、乐助人的“天使”,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帮助他人。为了学校延时服务能够顺利进行,让延时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小暖帮忙团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一帮一”系列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高年级“小暖”们走进延时小课堂,互帮互助,大手拉小手。他们不仅护送低年级学生放学后走到指定位置,还会给弟弟妹妹们讲题、辅导功课,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友好交谈,耐心讲解,体贴照顾,帮助弟弟妹妹扫清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弟弟妹妹们对“小暖”们的到来都表示热烈欢迎,认真倾听“小暖”们的讲解。“一帮一”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对于课后延时服务这项惠民政策,“小暖帮忙”团也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了一份力量。

家长走进课堂 是爱的共育

红红的丝带连接着你、连接着我,也连接着他。延时服务期间不仅有学校在努力,家长们也纷纷在自己身处的各行各业中鼎力支持着。家校共育,让学校的服务阵容更加强大,让延时的步伐更加坚定从容。

家长们积极报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一节节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生活课程,这强大的家庭教育资源在延时期间更加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通过家校联系,很多家长都怀揣着讲课梦想,纷纷表示非常愿意竭尽所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瞧,家长们可是各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觑。家长课堂的内容精彩纷呈:生理健康课,如低年级的“爱我的牙宝宝”;中年级的“我想长高高”;高年级的“男生女生的秘密”。心理指导课,如“跟小情绪说拜拜”“相信自己,我能行”“不做害羞的孩子”“爱自己,也爱他人”等,让孩子在心理方面认识自我,接纳不同,逐渐走向成熟,塑造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生活技能课,如“手工巧制作”“叠衣小能手”“生活小窍门”“收纳整理达人”等,让孩子爱学习,会生活,乐创造,井井有条会生活。家校共育,让延时服务的效力“1+1”远远大于“2”。

孩子享受阳光 是爱的延展

总会有份特殊的爱被送到某个孩子幼小的心间,拥抱她,温暖她,陪伴她。黄河路第三小学的延时课堂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会照顾到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充满阳光,向上生长。有这样一个孩子,叫茹茹(化名),是先天唇腭裂儿童,家里持有低保证,享受社区最低生活保障,父亲从事送外卖工作,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持有残疾证。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极具挑战。不放弃、不抛弃是为人师者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和老师一直用200%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其成长。

小姑娘在日常对话中,发音不清晰,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情绪突然失控的情况,坐到地上脱鞋子,然后大声哭叫,每每遇到这种突发事件,班主任王老师总会第一时间抱住孩子,尽力回应孩子的话,然后用像妈妈般温柔的声音劝导她,慢慢平复她的情绪,给予她拥抱和抚摸,给予她温暖和关爱。借着延时服务的时机,王老师还会一点一滴地教她。字写不好,就握着她的手写;普通话不会说,就领着对口型练习;情绪低落时,就会摸摸她的头,拉着她的小手,面带微笑和她轻声细语,让一缕缕阳光慢慢洒向孩子幼小的心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就这样,每天在情绪爆发和耐心安抚中不知往复了多少次,王老师从未有过怨言,依然坚守这份特别的爱。也许,爱真的可以创造奇迹,茹茹一点点地变化着,慢慢能够安静听课了,普通话会时不时地说起,延时课程也让她在学校就能提前完成作业了。孩子父亲看到女儿的变化十分欣喜,对学校所做的一切深表感激,感谢老师们给予了孩子更多陪伴和帮助,感谢延时服务让这种关爱不仅没有缺失反而更浓,一再表示会继续高度支持和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工作。

红丝带行动 让爱坚定有力

红丝带行动架起爱的桥梁,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把学校为每一个参加课后服务的孩子系在胸前的红丝带连接在一起,足够可以把黄河路三小的整个校园绕一圈。漂亮的红色蝴蝶结凝聚着学校贴心、用心、暖心、舒心、放心的“五心”服务,串联起了孩子们愉快、充实的延时时光。

真爱在哪里,真爱就闪烁在黄三教师明亮的眼眸里;真情在哪里,真情就洋溢在黄三少年灿烂的笑脸上;幸福在哪里,幸福就飘荡在黄三数千条的红丝带间。对于黄河路第三小学的每一位教师而言,延时服务,延长的绝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延续了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这份爱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这条条飘动的红丝带,展现着学校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强决心。学校用心办教育,教师尽心为学生,家校连心促发展,红丝带也将继续指引黄三人持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师生的教育幸福感。

陈伟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