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周娟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市,不少学校把戏曲教育作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素质,全面育人”的重要抓手,多元多彩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戏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孩子的心灵,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让他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同时,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伴随孩子们的成长生根发芽,引领他们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戏曲精髓润童心 “戏曲进校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在我市不少学校,专业剧团深入校园,以戏曲展演、戏曲交流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前不久,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的演员们来到郑州市实验小学,为师生们送去优秀戏曲专场演出。活动现场掌声、欢呼声络绎不绝,演员们的一招一式将经典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选段演绎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小武戏《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戏曲小课堂互动环节最受孩子们欢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不少戏曲知识,更激发了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 这是中原区今年“戏曲进校园”活动之一,该活动已陆续走进全区20多所学校。为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区专门邀请了郑州市戏曲专家及专业戏曲团队走进各校为师生演绎经典戏曲作品。 多次承办开展“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的中原区帝湖小学,日常积极拓展校外资源,邀请豫剧名家到校指导,带领孩子们到豫剧团中感受戏曲氛围。而通过戏曲知识竞赛、实地观赏戏曲演出、舞台展示等活动,让师生进一步走近国粹艺术,了解戏曲常识,感受戏曲魅力。此外,学校创编“戏曲广播操”搭建起“空中课堂”,让学生在了解国粹、开拓视野的同时,增强了体质。该校戏曲系列校本课程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戏曲是国粹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丰富多彩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一次次充满意义的“播种”,势必唤起青少年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激发学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涵养文化展自信 学生在欣赏戏曲时最直接的收获是审美享受,潜移默化的是道德培养,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是奋发成才的励志教育。除了专业展演进学校外,我市众多学校通过戏曲课堂、组建戏曲社团、编创戏曲广播操等措施,发挥戏曲在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让青少年在戏曲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每个学生会唱一段经典豫剧和一段经典京剧,会做几个戏曲经典动作,会做一套戏曲操……在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戏曲元素充分融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之中,除了建立戏曲社团排练室、戏曲体验室、传统文化展厅、文化长廊外,该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室播放经典唱段,调整上下课铃声,融入戏曲元素。学校积极探索戏曲进课堂之路,将戏曲与美术、体育、语文等学科相融合,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学校聘请戏曲专家作为“戏曲艺术顾问”,编排“戏曲广播操”;请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校传唱经典片段、指导学生学戏;邀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到校进行戏曲讲座,并任学校戏曲专家。 在这样的校园,师生共同掀起了一股“戏曲风暴”,让一段段戏曲文化传承之旅从这里启航:和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手拉手,被授予“戏曲文化传承基地”称号;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河南省豫剧进校园教学实践研究》”,被评为实验学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将豫剧唱段引入小学一二年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立项成功并展开研究…… 橱窗里展示着各剧种的海报、名家名段介绍,廊柱上是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和各种头饰;广播站设立“戏曲专栏”“名剧欣赏”等栏目……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校园里“立体化”营造的浓厚戏曲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该校结合自身艺术特色,将戏曲文化纳入到学校课程资源之中,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课程。各班还借助中队会,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品鉴戏曲。除此之外,戏曲与美术课结合学画脸谱、与校本课程结合制作戏曲造型、与体育课结合学练戏曲广播操等,戏曲艺术教育渗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深入“百花园”的各个角落之中。学校还成立了戏曲社团,聘请豫剧艺术名家做顾问,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戏曲辅导,编排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剧目,在校内外多个平台精彩展现。戏曲艺术之花竞开校园,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多元绽放吐芬芳 让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所所校园里,戏曲文化的传承,融合着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精华,引领师生向真、向善、向美。 豫剧《花木兰》、曲剧《小仓娃》、黄梅戏《女驸马》……在金水区第四幼儿园举行的幼儿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展示会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戏曲被孩子们精彩呈现。别看这里的孩子年龄小,却有着不俗的唱功和扎实的戏曲功底。作为郑州市首家幼儿戏曲艺术教育基地,戏曲艺术在这里得到特别的关注和传承。在戏曲社团和戏曲试点班级建立的基础上,孩子们在戏曲表演上佳绩不断,真正做到了小手拉大手,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孩子心里,也走进每个家庭。同时,幼儿园的戏曲艺术学习和红色娃娃教育紧密相连,编创红色戏曲舞台剧,将穆桂英、刘胡兰等英雄人物与戏曲表演有机结合,将艺术的种子播种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也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伴随孩子们的成长生根发芽。 经典的戏曲文化、精彩的戏曲唱段、精美的戏曲作品……经开区瑞锦小学校园里也早已浸润浓浓的戏曲之美,传统之美。建校之初,该校就开始探索,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厚重的中原印记融合进学校生动的教育样态。 学校积极构建“戏曲+”课程体系,开发实施了融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戏剧课程,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提供更多可能性。四级课程体系实现学校班级、学生全覆盖,实现学科内的整合和跨学科的整合。同时,学校邀请一批戏曲名团、名家走进校园,掀起戏曲热潮。每年五月的“传统文化艺术节”以及戏曲文化讲堂、亲子擂台赛、戏曲故事大赛、创意手工大赛、梨园舞台秀……这里为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搭建了一个感知传统魅力、体验戏曲风采、绽放成长光芒的舞台。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戏剧朗诵类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戏剧类一等奖……自信、坚强、团结的品质在孩子们身上扎根生长,同时,原创戏曲课本剧《海娃送信》也获得郑州市课本剧大赛一等奖。孩子们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节目的录制,作为春节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因为学校戏曲艺术的突出成绩,该校成为上海戏剧学院艺术通识课程培训基地,学校戏曲特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平台和支持。 一系列持续而深入的活动拉近了戏曲艺术与青少年的距离,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加深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意义非凡,更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