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加强沟通与协调 促进东亚经济整体复苏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15届东亚峰会举行
11月10日,在尼泊尔安纳布尔纳地区,游客在客栈的秋千上弹吉他。
世卫组织提议建立病原体材料和临床样本全球共享体系
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 连续5天刷新全球纪录
二十国集团同意采取额外措施支持低收入国家抗疫
美国延长TikTok 剥离在美业务期限
纳卡地区战斗行动 造成4000余人死亡
利比亚冲突双方同意 明年底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三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加强沟通与协调 促进东亚经济整体复苏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23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盟十国领导人以及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菅义伟共同出席。越南总理阮春福主持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

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自今年4月举行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以来,各方积极落实会议成果,合力应对疫情挑战,相互开放市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力促进地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彰显了10+3作为东亚合作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有关国际机构预测,东亚有望成为今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地区。

李克强指出,10+3国家是推动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提升10+3合作的韧性与活力,促进东亚经济整体复苏。中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继续加强抗疫合作,推进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方愿同各方积极开展疫苗国际合作,推进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开展10+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桌面演练。

第二,加快自贸区建设,深化东亚区域融合发展。有关各方即将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对提振地区发展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中方愿同各方做好协定实施工作,使成果更早惠及地区企业和民众。

第三,畅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东亚产业体系竞争力。要在有效防疫前提下,逐步构建区域“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便利人员和货物往来,推动建立开放、畅通、安全、稳定的地区生产体系。

第四,抓住数字经济机遇,打造东亚创新高地。顺应发展趋势,推动“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化原则,为企业合作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第五,聚焦社会民生合作,实现东亚可持续发展。中方愿在自身减贫的同时,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二期”项目,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防治等合作。通过“中日韩+X”合作模式,开展更多卫生、环保、减灾项目合作。

与会领导人表示,10+3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生,23年来在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战,10+3国家团结一致,举行领导人特别会议,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提高本地区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开展联防联控,推进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建设,在疫苗药物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确保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保持市场开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人员货物畅通,促进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维护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互联互通和发展战略对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分享经验和技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会议通过了《10+3领导人关于加强经济金融韧性合作、应对新挑战的声明》。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