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绚丽十三五郑州这5年 大型系列报道·1/2020-11/18/17/2020111817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风化雨强服务 街巷处处好风光
守正创新谋发展 笃行致远促提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中原西路街道办事处
守正创新谋发展 笃行致远促提升
二砂文创园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崔聪 崔熠晴 文/图

雄关漫漫坎坷前行,上下求索奋进远驰。过去的中原西路街道辖区承载力低,公共单位少,企业商户少;商圈管理压力大,交通道路分散少,中原万达作为中原区重要商业区,人流客流量大;城区改造任务重,三个村改造都在推进中,项目建设体量大。但这五年,在中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原西路街道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迎接挑战,做到确保执行力,确保效果,确保群众满意,促使辖区整体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砥砺前行 在党建引领上交出崭新答卷

深化学习教育,筑牢精神之钙。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班子领学、集中研学、党员自学、督查促学,引导党员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抓细抓实经常性教育;持续深化村级党组织建设,建立作风考核机制,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抓好头雁工程,集聚队伍能量。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选拔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党员,充实到机关和各村(社区)的队伍中,引导其在工作中争当先锋。

创新活动形式,突显党员引领。广泛开展“支部强堡垒、党员争先锋”“亮赛比”等活动,凝聚各级党组织工作合力;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出“四组闭环”工作机制及“红色管家”治理服务体系,形成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疫情防控闭环,实现辖区防控“双零”目标。

优化区域环境,打造党建品牌。深化“党建+”模式,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探索出社区与驻区单位、企业跨区联建模式,落实“雁阵工程”,指导万达商管党支部等建设示范点,持续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提质扩面;以中原万达商圈、绿都社区党建阵地等为依托,打造自治型社区、特色宣教型社区和智慧宜居型社区,“一村(社区)一品牌”初步形成。

加压奋进 在经济运行上交出优质答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街道始终把自己作为“店小二”,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抓手,建立企业服务专员机制,不断强化协调、调度、监控、反馈等关键环节,建立起“链条化”管理格局。打造一户一档、一商一案经济管理数据库,并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依托“三送一强”活动,按照“一对一”领导分包制、“一企一专班”制度,解决企业难题383个,帮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60人,减免税收及社保费用738.5万元,帮助企业协调资金支持2744.6万元,帮助30余家企业申请发放各项奖补资金1146万元。不断争取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区域营商环境新高地,实现辖区产业多元发展。

始终聚焦潜能挖掘。街道依托辖区楼宇,借力二砂文创园大力引进总部型经济,成功吸引中原环保公司等企业在我辖区落户。着眼以巨正大厦为引领的品牌楼宇,通过大力引进众创孵化科技研发、健康医疗、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楼宇经济布局,促成“楼宇经济”新品牌,已签约企业11家,入驻8家,有意向待签约企业8家,有意向签约企业8家,正在洽谈40家。除此之外,街道结合中原万达商圈的特色以及餐饮店众多的因素,通过“区域党建+商户联合”“定制设计+共建共享”“商户自治+路队管理”等模式整合资源,在洛河西路餐饮店门口修建休闲景观台,打造出6处11家景观平台,形成“升级版夜市”,有效为试点商户提升了20%客流量和15%营业额。经济指标稳步攀升。五年来,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0.85亿元,较“十二五”翻了近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86.66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8.6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7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8724万元,平均每年增长25.73%。

未雨绸缪 在项目规划上交出多彩答卷

中原西路街道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倒排工期,对可开发地块等资源实行“搭脉”式摸底谋划、“点穴”式精准对接。产业项目跑出“加速度”。保利心语中原路南项目已实现交房入住;保利心语中原路北晴苑项目将于年底实现交房,心苑项目、宏略明珠苑项目正加速推进。安置项目按下“回迁键”。2018年6月,周新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实现912户居民圆满回迁,巨正大厦及1、2、3号商务楼部分商户已经实现入驻,村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洛达庙一期改造项目于2019年12月完成一期选房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可顺利入住。民生项目考出“好成绩”。在街道的全力保障下,辖区郑州市第69中项目、向阳小学改建项目、洛河西路、豫园路打通工程等系列民生工程均建成投入使用,辖区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辖区内的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是郑州市“四大历史文化片区”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中原区三大核心板块之一,街道在今年重启二砂项目之后,统筹推进园区和周边的治理建设,目前已向市土储中心递交40个不动产权证。同时向市土储中心递交文勘所需资料,准备开始文勘工作;2020年10月17日,二砂文化创意园项目首开园区正式开放,粉象、创意猩工、豫游纪等17家商户已入驻,一个富有复古工业味道的生产型文创基地雏形已现。接下来街道将积极协调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同时协助企业积极宣传,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工商税务办理工作,为园区整体发展保驾护航。

精细管控 在城市管理上交出靓丽答卷

城市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街道持续深化落实“1+5”融合型精细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实施专项集中整治,五年来,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160个,新增非机动车停车区2800平方米,规范乱放非机动车万余次,整治占道经营3000余处次、突店经营4500余处次,整改率达100%,以“双迎攻坚”为契机,全面改造提升伊河路、中原中路农贸市场。同时,为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有效提升辖区宜居品质,街道联合万科集团在颍河路打造山河道街角公园,将绿荫大道和城市记忆融入道路改造,实现区域环境升级。“路长制”工作立竿见影。街道探索了“党建+路长制”五位一体工作模式,一路一策、精确治理、重点突破,以一店一招为整治标准,对门头牌匾进行率先整治更新,对增量进行提前报备,统一大小、材质,对存量进行对标要求,分批逐个整治,一点一滴的变化造就了现在良好的市容环境。目前共创建3条红旗路段、1条卓越路段、21条优秀路段,并连续2次成功创建红旗街道,2018年终考核首次被评为一类办事处。大气污染防治行之有效。街道以“双统筹双推进”为原则,落实“三员”现场管理、班子成员带队夜巡和晨查制度,坚持24小时驻地管理,施行“一工地一方案”精品化提升策略;共督促180余家商户油烟净化装置安装使用到位,持续动态监管辖区5家汽修厂,对小散乱污企业实现全面清零;高效完成辖区754户居民“双替代”工作,确保辖区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全区前列。

人民至上 在民生福祉上交出温暖答卷

提速增效,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街道始终把实现工作意图与群众需求的统一作为工作重点,在中原中路151号院、152号院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积极按照“一拆五改三增加”要求:拆除违章建筑,对楼道和室外电网进行规范,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美化和保温节能改造,对小区道路进行修复和“白改黑”,增加党群服务站、物业便民服务站、安防门禁设施和停车场、健身器材、休闲娱乐场地等。仅用两个多月,在全区率先完成基本改造,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服务民生,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有效提升服务水平。街道在办公楼打造“直达式”电梯,畅通了办事道路,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创办《中西纵览》电子刊物,增加群众了解街道工作的途径,方便“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工作, 进一步打通了为民办事的最后一里路。认真落实社保服务。五年来,街道持续加大对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动和宣传,对辖区“两定”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辖区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120人,新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2650人,合计征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750余万元。巩固劳动保障工作。街道通过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五年来,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91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8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1236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十四五”,中原西路街道将扛起责任,履行使命,见证变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谋干结合、负重前行,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劲头,用汗水为中原区打造以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