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李绍光 蔡娜 新密市范村二组村民孙宝玲忙活着打扮鸡舍,给刚买的品种鸡安新家。这是记者昨日在新密市范村村见到这一场景。 孙宝玲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期她通过政策奖补的5000元资金购买了制作鸡笼的钢丝、木块等原材料,自己动手做了可以容纳150余只鸡的鸡舍。并利用亲戚网带货,朋友圈卖货,做起了销售柴鸡蛋的生意。 与此同时,孙宝玲今年在新密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利用朋友圈、微信群销售鸡蛋,几乎每天都有百元左右的收入,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孙宝玲家的变化是范村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米村镇范村村2014年被认定为郑州市级贫困村。该村辖7个村民组,共612户2112人,129户贫困户,无集体收入,经济薄弱。针对这一情况,新密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政策宣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打一场脱贫攻坚战,把穷山村建设成美丽乡村。 “刚到任时,这个有着2000余口人的农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反差’强烈,广袤农田的绿和尘土飞扬的黄,气宇轩昂的古宅院落和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整个村没有自己的吃水机井,吃水还得到邻村井里打。”范村村第一书记翟继东说。 解决吃水难问题,成为驻村工作队首要解决的问题,工作队立刻联系市相关职能部门,确定施工方案,为范村村建设了吃用水的机井和水泵,从而彻底改变范村村吃水难的历史。 随后,驻村工作队开始以“每年干一件大实事”的步调大力开展扶贫工作,2017年协调市交运部门在该村设置6路公交车站点;2018年利用市专项扶贫资金为该村安装120盏仿古路灯;2019年将该村古河道进行改造提升并美化塑造河道两侧为河景公园;2020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修建重要景观——耕读广场;今年又增加了许多设施,使广场更加实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市直部门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范村村支部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强力发展经济。首先为当地贫困户寻找合适的致富项目,在资金,物力等方面给予扶持。其次,利用传统古村落这一品牌,维修古建,新建民宿,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业。10月初,村里成立了“劳务公司”,统一管理村内的剩余劳动力,劳务经济成为一个亮点。 如今,全村129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增收脱贫,整个村退出了郑州市级贫困村行列。村民户户都有致富门路,农民纯收入翻了三番,连续荣获郑州生态村、郑州文明村、省优秀传统文化村等称号。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