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乘东风扬帆起航 智慧“绿东”惠民生
鹤壁:先有了仰韶,再有了《诗经》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乘东风扬帆起航 智慧“绿东”惠民生
绿东村4号院苏式建筑古朴典雅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李玉环 陈晓妍 文/图

中原区绿东村街道办事处位于中原路以南,汝河路以北,西三环以东,桐柏路以西。辖区面积为4.7平方公里,居民约7.1万,下辖9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

“十三五”期间,绿东村街道在中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服务城市发展,聚焦社会治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街道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抓实党建 基层基础日益牢固

“十三五”期间,绿东村街道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强化核心、凝聚党员、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集中领学、支部讨论、实地参观、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万名党员进党校”为主体,选树培育先进典型,全面加强党员教育。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先进分子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引导,大力帮扶。以“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活动为契机,加大非公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目前,街道党工委下辖65个党支部,其中机关支部1个、社区支部9个、村支部1个、非公支部12个、自管党员1484名。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街道通过开展无职党员“亮身份、定职责、树形象”“五微”“支部强堡垒、党员争先锋”“楼院志愿者服务”“全城清洁”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特色活动,探索出了发挥党代表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有效途径。并通过“逐社区观摩”“挂图攻坚”等活动,发挥了社区党组织亮点示范带动作用。

强化基础党建阵地建设。“十三五”期间,街道采取区域划分,优化结合形式,完成社区阵地500平方米清零工作,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工作室、群众工作室、党群活动室、民主决策室等党群活动阵地,为各社区配备图书2万余册,配置电脑53台,充实各类器材50多套。

招商引资 经济产业运行良好

“十三五”期间,绿东村街道逐步加强了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辖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截至目前,绿东村街道税收完成7.8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绿东村街道财政税收和经济指标一直“双增长”。特别是在“三送一强”政策的助力下,今年10月,绿东村街道税收收入达到2.28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122%,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创下近年历史新高。

五年来,绿东村街道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政策优势,成功引进了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河南天然气销售中心、杭州路桥集团郑州分公司等近20家企业入驻,并重点跟进中石化储气库分公司、上海雨虹等项目落地。利用好科技服务业的政策和国家千人计划,积极引进广州索答科技有限公司年底之前到辖区入驻。与本地企业发展快速的晨罡集团洽谈,争取到中原科技绿谷签约发展投资战略。

今年,街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抓招商,申请到了市“一网通办”试点“落户”便民服务大厅,促进工商、税务、食药等政务服务自助机一体机入驻,实现了线下到线上转变,用大数据打通了一条便捷、高效的惠企办理渠道。

攻坚克难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依托重点项目带动,增强街道经济发展后劲。绿东村街道由管理变服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抽调骨干精英,成立领导小组,通过与建设单位和辖区居民协调配合,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和昌·湾景国际、地铁五号线(中原路至桐柏路)建设保障、昆仑望岳一期、110千伏徐涂线架空高压入地、华龙公馆、桐柏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六十四中南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建项目中,卧龙花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已经完成审计工作,项目工程款已支付至97%;中原文化广场项目5#、8#安置楼已经封顶;昆仑望岳项目二期建设年底前将实现封顶;旮旯王连片国有土地改造项目2016年11月份开始,签约率已达98%,2020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征收,土地整理手续正在积极推进,征收工作按节点推进;陇海路整治提质工程项目于今年10月30日发标公示,正在招标阶段,目前道路沿线门头、防盗网及炮楼拆除工作已经过半,违建拆除正在按照法定程序协调推进。

综合治理 市容市貌全面提升

绿东村街道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文明、美丽的现代街区。

加强城管队伍力量。聘用城市管理协管员120名和卫生保洁员30名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改,配备垃圾容器600余个、购买巡逻电动车30余辆。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与“路长制”相结合,实行道路领导分包制,由协管员与街道、社区人员分班包片,同时联合执法中队每天2次联合执法、加压加力。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形成街道、社区、第三方运营公司、物业等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宣传引导居民小区分类工作,辖区内共107个居住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小区数28686户,覆盖率达100%。

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依托高科技手段,推进4支处置队和49名网格员全面到位,以“定人、定责、定区域”的模式,实现“全区域覆盖,全天化管理”的路院共治体系。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领导,优化措施,积极完成“双迎攻坚”“百天大战”“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桐柏路沿线立面改造”等重点任务。完成地面硬化、绿化5000余平方米,新建停车场4处,新增游园2个、公厕15个。辖区占道流动商贩、早市摊点已经取缔,私搭乱建全部拆除,餐饮油烟问题也基本解决,城市顽疾彻底根除。

规划引领 老旧小区换新颜

“以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绿东村街道积极推进改进城市管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双改”工作,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按照市、区总体安排部署加快推进。

绿东村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共涉及69个楼院,9076户,250栋楼,127.93万平方米,分两批进行。改造内容主要涉及外墙面粉刷及喷涂、安装弱电桥架、路面“白改黑”、污水管网改造、屋面防水层等。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坚持群众为主、统筹推进、建管结合三项原则,通过入户走访、联席会议、党支部会议,加强与居民、施工方、监理方的沟通协调,积极作为,按时按序完成目标任务。今年6月底,列入第一批改造计划的33个楼院已经全部完工,第二批改造的楼院主体工程目前已完工,收尾性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进行硬件改造的基础上街道加强软服务提升,统筹推进绿化、养老服务、休闲健身场所建设。为确保改造效果,街道还与郑州傲蓝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113个无主管老旧小区托管,把物业管理、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并清运等交给专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平。

楼栋变新了、车位变多了、小区变美了,老旧小区换新颜。尤其是绿东村4号院、伊河路112号院等试点小区,市、区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观摩点赞。

以民为本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努力把白鸽社区打造成亮点示范社区的同时,稳步推进其他改扩建社区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6年以来辖区新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在原有街道综合文化站和8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又在新成立的湾景社区打造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吸收辖区居民群众成立文艺团体14个,志愿者服务队26支,驻区党员到社区报到300余人,设立党员服务岗50余个,切实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积极扩大困难救助。绿东村街道为辖区750余人办理低保申请,为600余人进行困难救助,累计发放低保、优抚、慰问等各类救助资金1100万元。主动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手续,累计办理贷款7500余万元。按照上级要求如期完成婚检、孕检等各项工作,累计发放各项计生奖励扶助2400多万元。

认真落实卫生保健工作。2018年,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以社区580“健康一体机、自助签约、智能履约、实时互动”等为主体的健康小屋,满足了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连续性服务,获得居民一致好评。疫情防控期间,街道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入户对辖区29775户70626人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防疫区域来郑人员及时隔离,按照要求发放两书一单,做好体温监测。共居家隔离2530户5781人,排查下发大数据4万余条、2616人,集中隔离60余(含境外人员)人,核酸检查562人。通过联防联控,街道疫情防控实现辖区零病例,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