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环境是一天一个样,道路整洁、墙面美化,还用上了天然气、水冲式厕所,看着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俺心里美得很。”说起村里的变化,荥阳市广武镇插闫村的村民美得合不拢嘴。今年以来,荥阳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紧抓集中攻坚行动契机,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作,把惠民举措落实到位,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挥党建引领“主心骨”,让群众美得安心。各乡镇党委在项目一线建立由包村部门、企业、村组组成的临时党支部,靠前服务项目进展。落实领导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党员代表包户的工作模式,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形成支部书记领着干、村组干部比着干、一般党员争着干、广大群众抢着干的生动局面。
创新党建融合“新模式”,让群众美得放心。邀请国内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知名专家,组织专题培训,树起“出特色、出风格、出精品”的改造指南;坚持周例会、月观摩,实时跟踪工程进度、梳理工作难点、研究推进举措,精准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其中广武镇实行“党建+积分”管理模式,豫龙镇突出组织建设“红色引擎”,实行“党建+责任划分”工作模式,从内而外实现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高质量、可持续。
凝聚城乡提质“向心力”,让群众美得顺心。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各乡镇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冲在一线,成立了10支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员达157名。广武镇插闫村党支部书记蒋长水在改造中带头拆除了自家的户外厕所,并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仅仅12天,就拆除户外厕所和私搭乱建216处。在党员干部的积极带动下,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一家带动一条巷子,一条巷子带动一条路,一条路带动整个村子,形成党群共建的良好氛围。
如今,荥阳市城乡结合部46个行政村都实现了美丽蝶变,原先的垃圾场变成了游园,泥土路变成健步道,水泥墙上绘彩画,文化广场来娱乐……一幅幅“村美树绿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李绍廷 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