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图 出登封市区,沿着福佑路向北不到1公里,就来到了中岳街道办事处北高庄村。一眼望去,环境优美,建筑古朴,道路整洁,让人如同置身水墨画。 北高庄村是我市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我市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于2015年启动。去年以来,市委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局,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进城市管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统筹部署、同步推进,成效明显。 顶层设计 逐步完善 建设美丽乡村,做好统筹谋划很重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市不断摸索,逐步完善有关顶层设计。 今年11月,市政府印发《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从乡村组团建设、村庄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统筹指导,明确我市将按照东部平原地区、西部丘陵山区、近郊城乡结合部进行布局,分层分类打造美丽乡村。通过5~10年时间,建成一批美丽乡村 “点”,形成一批美丽乡村“旅游带”,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组团”,叫响美丽乡村“郑州品牌”。 各区县(市)则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布局,明确乡村建设定位,加强县域村庄分类规划、多规合一实用性建设。 补齐短板 夯实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打牢公共设施建设基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饮水、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巩义市涉村镇大南沟村是2020年郑州市美丽乡村试点村。该村先地下后地上,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三线”、管网入地着手,该村在巩义市第一个实现整村“三线”入地、改水改厕、安全水入户、天然气入户及垃圾分类,解决了电线乱扯、污水乱流的问题,让乡村“净”起来。村里还新修道路5公里,安装仿古式路灯150盏,让乡村“亮”起来。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有了好去处。走进该村,村里统一风格、统一施工改造的外立面呈土黄色的民居自成一体,呈现一种质朴的乡村美。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