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郑风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 樊晓哲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但在今天,它依旧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另一个仪轨。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它是我们认知天气和季候的潜意识。蒋勋作为知名的美学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岁月静好:蒋勋的日常功课》中,用图文互现的方式,分享了他对二十四个节气的真切体验。该书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市,书中有风雪和雨露的流转,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语,更有大自然中各种声音、色彩和线条的唤醒,还有哲学与美的沉思。这种身体力行的经验和感受,带来的是蒋勋对美与身体、文明与道德、律法与自由以及自我与修行的诸多感悟。这是蒋勋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功课,也是我们体悟自身和宇宙关系的功课。 二十四节气按时令运转,演绎了一年的始末:春天的生机勃发,夏天的丰沛生长,秋天的圆熟收获,以及冬天的内敛沉稳。但是,每一年的四季都是新的。蒋勋做四季的日常功课,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是:二十四节气的轮替只是时间的秩序,它从来不是结论。就像雨露霜雪,只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形貌变化,这里面没有价值判断和比较。人生要走过很多个四季,也要经历很多个喜怒哀乐,也应该像看待四季一样,在每一个峰回处,看见路转。庄子在“枯木”“死灰”中认识到生命自有另一种壮阔。所以,蒋勋感慨,“度一切苦厄”,并不是“免除”,认识“苦厄”,也就有了生命努力修行的开始。雨水浇灌稻苗,也浇灌罂粟;悲伤成云,愉悦也成云。跟随蒋勋认识节气,把霜降后枝头累累的柿子作为自己的偶像吧,它的圆润饱满,是历尽风雨之后的成熟自信。这是四季酝酿的,赠予人的安静和喜悦。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