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绚丽十三五郑州这5年 大型系列报道·1/2020-12/24/11/2020122411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有优教绘锦绣
给孩子一个美好童年
怡美教育 遇见最童年的自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
怡美教育 遇见最童年的自己
丰富多彩的音乐社团课程
微型课程《艺“言”商鼎》
② 图①②丰富多彩的美术社团课程

从长期坚持的阅读传统到设计开发“怡美少年的醇美阅读之旅”,到形成由多个分支组成的醇美语文课程群,再到七个课程群建设稳步推进,共同组成缤纷斑斓、充满生机的怡美教育……作为管城回族区品质课程建设10所试点学校之一,东关小学以“传承+创新”的工作思路,用开放、创新、前瞻的眼光进行课程建设,实现学校课程整体育人目标的落地生根,给予每个孩子破土向上的力量。

集思广益 传承创新

建构“怡美学科”、创立“怡美社团”、设立“怡美节日”、探寻“怡美之旅”、开发“怡美舞台”、聚焦“怡美文化”、建设“怡美课堂”、推广“怡美主题”……在东关小学,随着每一次的传承与创新,课程群架构也愈加清晰。

线上教学期间,东关小学推出的“1+3+X”云课程,是各年级全学科集思广益进行的一次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实践。思维拓展类等六大类课程的研发,让缤纷多彩的线上教学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牛奶盒、鞋盒、牙膏盒等各种各样的盒子在孩子们手中变成创意无限的纸盒机器人;“几何大玩家”以挑战的方式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字谜猜猜乐”课程发现汉字字形特点,设计原创字谜;还有数学组的“快乐手指操”,体育组的“我们一起跳房子”,音乐组的“和身体一起玩儿节奏”,科学组的趣味小实验,美术组的创意小制作……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想,趣味浓厚,创意无限。

从顶层设计、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学校抓住线上教学的契机,既高效完成了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又通过云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为学校课程变革积累了实战经验。

学科融合 深度教研

实践,是课程最美的语言。当设计科学、架构清晰的课程群整体构想蓝图呈现在面前,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整合、协同组织、分级管理、动态跟进、整合优化,实现课程群整体育人目标的落地生根。东关小学以学科融合为导向,促进课程群质量的提升。

例如,该校微型课程《“鼎”的前世今生》,选取“鼎”这一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将汉字起源、美术设计、商鼎文化、商代历史融合,将“鼎”文化与创意美术、创意鞋绘、T恤彩绘、地铁标识相结合,让“鼎”文化走进服饰设计、日用品设计、标志设计,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鼎”文化的大门。艺术、科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多学科融合的微型课程设计锻炼提升了学校的团队,也让他们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步履越走越坚实。

教师,是学校课程研发与实施的主体。为推动团队教学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东关小学制定了教学创新表彰方案,定期推出“怡美主题”式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主题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推动课程研发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缤纷梦想 扬帆启航

为了让学科课程群规划落地,东关小学将“怡美社团”作为实施学校课程的重要抓手之一。

确立社团活动目标、开发社团校本教材、加强社团过程管理、构建社团评价体系,“怡美社团”以独有的姿态展现了蓬勃的力量。以青禾舞蹈社团、快乐小U社团为代表的音乐类社团,以黏土DIY社团、POP手绘社团为代表的美术类社团,以奇趣小百科社团、七巧板科学社团为代表的科学类社团,以篮球社、啦啦操为代表的体育类社团,还有听雨绘画社团、浣花国画社团、老磨坊书法社团等精品类社团……缤纷的社团课程,让每个课程群载着孩子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作为郑州市首批美育示范学校和管城回族区唯一的艺术小学,东关小学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该校今后课程建设中首要思考的问题。怡美教育的列车已在管城沃土起步飞驰,“最童年课程”的未来蓝图正在东关小学灿烂描绘。 李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