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河之南启新程 聚焦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1年 勇往直前 谱写出彩新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1年 勇往直前 谱写出彩新篇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袁帅 曹婷

1月18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我省2020年主要工作及“十三五”主要成就,明确了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总体目标

今年是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

今年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10大新兴产业链,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0家引领型企业和100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对基础较好的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个产业,重点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强化协作配套能力,推动规模和质量提升。对有一定基础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网络安全、智能传感器3个产业,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尽快做优做强。对处于起步阶段的5G、新一代人工智能2个产业,深入拓展应用场景,强化示范应用,抢占发展先机。

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提升装备制造关键基础件供应能力,推动智能化、成套化和服务化;支持绿色食品业瞄准细分市场,扩大市场影响力和份额;增强电子制造竞争力,加快发展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整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提升先进金属材料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合金钢、新型铝合金、超薄铜板带;发展新型建材,依托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一批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加快轻纺企业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重点发展品质服装、智能家居。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铝加工、煤化工、水泥、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实施钢铁企业重组整合和装备大型化、产能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再推进5万家企业上云。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培育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创建5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提升研发设计、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物流运营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航空、冷链、快递、电商等特色物流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争创1~2个国家级物流枢纽。

支持郑州等有条件的地方利用高校院所等科研资源,探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条的科研孵化园区,完善创业扶持、样品试制、知识产权、市场推广等服务功能。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幸福产业”,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实施10项以上 超算创新生态专项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算力支撑作用,在精准医学、生态保护、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实施10项以上超算创新生态专项。

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拓展绿色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创新成果应用。推动黄河实验室建设,在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水沙科学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原始创新,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强化郑洛新自创区龙头带动作用,用好20条支持政策,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做实“一区多园”,放大自创区的集聚效应。推动中原科技城、郑开科创走廊等创新功能区综合开发,促进新兴业态集群发展。积极对接创新优势区域,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推动上海药物所河南中药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奖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扶持政策,加快科研院所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鼓励各地在人才管理、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拉高标杆,敢于创新。推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成投用,引育一批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培育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遴选100家本土“瞪羚”企业。

关键词 挖掘内需潜力

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

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交通、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5万个,加快实施省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郑州枢纽小李庄站,力争开工京港台高铁阜阳经信阳至黄冈段、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积极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安阳机场建设。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加快实施郑开同城东部供水、袁湾水库等“四水同治”重大工程。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殷墟遗址博物馆等重大项目。

培育提升消费能力。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家电更新等政策,促进商品消费潜力释放。培育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提高城乡配送效率。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支持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让利政策,进一步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推进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两个健康”百县提升及“一联三帮”为着力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稳妥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约束,维护良好信用环境。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债务,密切关注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切实保障“三保”支出。抓好金融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关键词 中心带动

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

强化两大都市圈引领作用。支持郑州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品质城市建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引擎功能。突出抓好航空港实验区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深入推进郑新、郑焦、郑许一体化发展,推进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引导产业在都市圈节点城市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覆盖面。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全面启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探索晋陕豫毗邻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机制。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培育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县域产业支撑。以兰考、鄢陵、新安、南乐、新郑5个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引领,强化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严格国土空间管控,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广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智慧停车、智能充电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0万套、基本建成13万套。坚持“房住不炒”,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建高标准农田750万亩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启动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农作物种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库、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抓好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750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脱贫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赶上来。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进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生猪存栏量恢复至常年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规范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新培育5000个农民合作社、1万个家庭农场。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施“气化乡村”工程,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200万户。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巩固扩大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细化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率先实现沿黄生态廊道郑汴洛段贯通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按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分区分段、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分类推进水污染治理。严禁在沿黄生态廊道周边建设各类产业园区。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等治标工作的同时,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县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推进地表水质持续改善。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力争郑欧班列国际直达线路超10条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探索设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重点在省属企业二、三级层面培育一批优质混改企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推广普惠金融兰考模式,支持郑商所上市更多品种工具,提升郑州龙子湖基金岛集聚效应,力争全省创投及产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开全省150家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发展,巩固提升郑州—卢森堡货航品牌优势,深化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力争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直达线路超过10条,依托内河港口创新发展河海联运。拓展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进一步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持续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加快构建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完善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联通归集共享、有序开放和应用,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落实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正负面清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实现县域全覆盖。

关键词 社会事业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对重点场所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落实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和应检尽检。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免费开展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和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改造不少于50万户。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推动农村电网提档升级。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5万名,完工或交付使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7000套。

推动高质量就业。持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5万人。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以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扩大企业职工参保覆盖范围。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做好“双一流”建设国家评估验收,加强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引导高校针对十大新兴产业链加快学科培育和专业优化布局等。

增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推进15个省医学中心和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每个县建设一个县域医疗中心。新增20所县级综合医院、8所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600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加快建设26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时代价值。传承发展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网络延伸,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做好“一村(格)一警”工作。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