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成燕)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乡村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东强”“西美”布局,郑州将以郑少高速、郑登快速通道、沿黄快速通道等道路沿线地区及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为重点,着力开发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慢生活、微度假”乡村旅游民宿集群,促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
据了解,乡村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进行新建、改建或改造,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14间)、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该《意见》从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评标定级、文旅融合、市场培训、督导考核等多个方面推出相关措施,旨在从机制体制层面解决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按照部署,我市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将郑州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地区,成为境内外游客休闲度假康养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围绕“东强”“西美”布局,以郑少高速、郑登快速通道、陇海西路西延、中原西路西延、郑上路—310国道、沿黄快速通道等道路沿线地区及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为重点,着力开发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慢生活、微度假”乡村旅游民宿集群。
将乡村旅游民宿纳入乡村振兴等规划
按照要求,各地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本区域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将乡村旅游民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同时支持利用乡村荒山、荒地、荒沟、荒丘、荒滩、废弃矿山、荒废厂区、闲置宅基地、闲置校舍等进行乡村旅游民宿开发;鼓励将“空心村”整体出让用于乡村旅游民宿开发;鼓励临近重点景区的老旧镇区整体改造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优化土地供给,优先满足乡村旅游民宿集群发展需求,为乡村旅游民宿留足发展空间,探索实施对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点状供地”。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