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美丽乡村更好承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保落地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河南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
逾46亿补助城镇 保障性安居工程
春季网络就业 服务月20日启幕
26台净水机落地 农村“儿童之家”
走,到博物馆里“过牛年”
工会会员留郑过年 答题可领话费补贴
这些农贸市场春节不打烊
公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重点做好5项工作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十三五”收官,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收获几许?“十四五”开局,全省教育系统如何高质量起步?昨日,河南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回顾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教育成就,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2020 疫情防控、事业发展双丰收

全省师生无一人在校园内感染

打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最大管控力度,把病毒挡在校园之外,全省师生无一人在校园内感染;以最全教学资源,保障线上教学需求,在全国率先推出涵盖全学段的“名校同步课堂”,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以最高标准防控,实现最大限度复课,2020年春季学期,2085万名学生总体复学率近80%;以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使抗击疫情成为最厚重的思政大课和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

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全年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126.58万人次、金额9.87亿元,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控辍保学动态清零。为贫困地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00所,建成“专递课堂”1400个,资源协作共同体覆盖达到80%以上,贫困地区中小学宽带接入率达到100%。为全省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1.1万名,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师范生2586名,通过“国培”“省培”等项目,培训乡村教师20.5万人次。

部署8项重要改革和25项突破点

我省制定了《新时代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究部署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等8项重要改革和25项突破点,培育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一批示范,推出了高校书院制等一批试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牵动师生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在继续推进,按照教育部要求,我省将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在2022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前,实现基础条件全部达标,顺利启动我省高考综合改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评估验收

按照2011年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备忘录,2020年底,全省158个县(市、区)要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20年12月,全省所有县(市、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基础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中,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0%,“入园难、入园贵”进一步缓解;义务教育大班和超大班占比分别下降5.17和1.15个百分点,超大班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超大班占比分别下降21.2、7.36个百分点;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88%。

打造技能社会建设的“河南样本”

2020年,我省成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7个省份之一,教育部将在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资源、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我省加大支持力度,集部省之力打造技能社会建设的“河南样本”。我省还启动实施了“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遴选了首批25个产教融合型企业进入培育名单,河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数量和考生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郑大河大完成双一流一期建设

近年来,我省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建设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去年启动了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工程,并率先在全国启动省级“高职双高”建设,我省高校分类发展的格局更加清晰,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全面完成“双一流”一期建设任务。遴选郑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河南大学的地理学等21个学科为我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开局良好,109个专业纳入国家立项建设范围,121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金课”。

全省遴选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

在落幕不久的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郑州包揽冠亚季军,叫响全国。几年来,河南已经形成了校园足球的“郑州模式”、阳光大课间和社团活动有机结合、体育卫生和美育协同发展的课程建设、教学训练、竞赛等制度体系。全省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落实。2020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顺利实施,美育更加出彩,遴选了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创建了21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55.18亿元

积极落实“一补两贴”“两房”等惠师政策,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8455套。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年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55.18亿元,资助学生1738.18万人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首次实现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同步招生,构建了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招生入学机制。

共建25所“鲲鹏产业学院”

新增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遴选了30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0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新增高校智库32家。举办首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推动沿黄九省区教育协同发展。共建25所“鲲鹏产业学院”,为河南鲲鹏产业生态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教育援疆工作扎实推进,我省“名校同步课堂”援疆项目荣获“2020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十三五” 河南教育跨大步

“十三五”期间,我省出台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及五年实施方案,一批惠民政策相继落地、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实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5年的1271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881.9亿元,增幅达48%。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2015年的83.22%、94%、90.85%增加到90.22%、96%、92.5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目前,我省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连续7年下降,“择校热”“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此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高等教育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2021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省教育系统将持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着力解决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等问题,积极构建家校共育的一体化工作体系。

加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基础教育供给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构建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提高各学段教育发展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评价改革,不遗余力地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即持续加强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