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
新春纳福
春节的果子
语言的重量
连 载
夏河集市(油画) 钟国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

♣ 曹振宇

1966年的2月7日,由穆青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焦裕禄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50多年来,人民呼唤焦裕禄、学习焦裕禄、践行焦裕禄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全国人民对这个心中只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党的好干部一直是心存怀念,视他为永远学习的榜样。

兰考有民谣,盛赞书记好。

黄河东流遗故道,

留下黄沙无数条;

兰考“三害”党知道

风沙、盐碱和内涝。

党派裕禄来兰考,

访贫问苦不歇脚。

查风口,探流沙,

他把根治“三害”良策找……

为人民无私忘我

直到累垮病倒……

作为出生在兰考的我,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歌谣,听着父辈讲述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工作以后,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时刻不忘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在历次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期间,很多外地的党员领导干部都专程来到兰考,瞻仰焦裕禄的墓碑,在展览馆细心品味焦裕禄的先进事迹。我也多次重回故乡,重新又回想起儿时的歌谣,感受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都是自己精神上受到洗礼。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博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只读了几年书。1937年,日寇侵入山东后,他的父亲被逼上吊自尽。焦裕禄被汉奸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辽宁抚顺大山坑煤矿做苦工。他于1943年逃出虎口,回到山东老家,因难以糊口,不得不外出逃荒,为地主扛长工打短工。悲惨的家庭背景,贫寒的生活经历使焦裕禄从小就打牢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思想根基。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江苏宿迁县一个地主家打了两年长工的焦裕禄回到家乡,加入当地的民兵组织。1946年1月,他加入了共产党,不久又被选调为武装部干事。解放战争后期,他参加到为支援和发展新解放区而成立的“淮河工作队”,随军南下到河南尉氏,留在当地工作。他先后担任过土改工作团彭店区委委员、指导员、大营区区长等职。他还亲自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1951年起,他升任陈留地委宣传部长,团地委副书记,直至郑州地委共青团第二书记。

1953年,焦裕禄晌应支援工业的号召,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此后又被选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当他苦读完中学课程,即将转入本科学习时,因工厂建设进程加快,他毅然服从组织需要,回厂工作,接着他又被选送到了大连起重机厂,被聘为实习车间主任。1956年底,已是工业管理人才的焦裕禄回到了洛阳,先后担任车间主任、调度科科长。在他的带领下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台2.5米转扬机,在洛矿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和骄人的业绩。

1962年6月,焦裕禄又一次服从组织安排重回农业战线,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排在县委书记和县长中间,当时被称为“一点五书记”。同年12月,调任兰考,同时也进入他职业生命的高潮辉煌时期。这期间,不仅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他还忍受着肝病的折磨,终于因劳累过度,于1964年5月14日不幸逝世,时年只有42岁。

上个世纪的60年代时期,地处黄河故道的兰考,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改道,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土地荒芜,人口外流,一片贫瘠荒凉景况。党组织在与焦裕禄谈话时明确告诉他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对党组织提出的三个“最”,焦裕禄坚决地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他在兰考创造出生命里最辉煌的篇章,正是共产党人改造世界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

县里原设有一个颇具当地特色的“劝阻办公室”,虽然干部们快腿快脚但是挡不住外出逃荒的兰考农民。1963年1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临时召开县委会。他没有宣布议程,而是把大家带到火车站,去亲眼看一看成批成批灾民逃荒要饭令人痛心的场面……有着同样逃难经历的焦裕禄此时在想,当年自己逃难都是在黑暗的旧社会,而现在新中国成立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贫苦大众吃不饱饭,外出逃荒。于是他下了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好。他毅然把县里原来的“劝阻办公室”改为“除三害办公室”,先后抽调了120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组成一支“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

后来,焦裕禄病情越来越严重后,县里许多同志都劝他,为了保重身体更好地为党工作,就不要参加田间野外调查了。而此时,他说了流传至今的那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为此,他多次住过老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讨教治理三害的真经;他同新分到县里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进行泡桐研究。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量最大的时候也是他带头冒雨涉水,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就是在这种流动的办公桌上认识了兰考,找到了治理兰考三害的科学方法。当年他提出“扎针”“贴膏药”方法种植的成片杨树林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现在的兰考已经看不见沙丘的踪影,看不到白茫茫的盐碱地。父辈告诉我,这都是得益于焦书记的功劳呀!

焦裕禄时时记挂着老百姓的温饱疾苦,无论职位如何变化,总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任尉氏县委副书记时,有一次下乡一连住了十多天,给困难户帮工。一天,他帮姓陆的一家种麦时,那家的小孩问爹:“这是哪来的人,为啥帮咱干活?”爹说:“是县委书记,是好人。”小孩说:“我长大了也要当县委书记,也要当好人。”“好人”是朴实农民用朴实语言对焦书记的真诚评价。在兰考许楼村,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两位无儿无女的五保户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盲人。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床边嘘寒问暖。老大娘问他:“是谁?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动情地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啥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下摸着焦裕禄的脸庞。一句“我是您的儿子”道出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小时候立下“当好人”之志,长大后“当人民的儿子”这是至今给我留下的最真切的记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