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近年来以技术、理念、模式等创新为依托的新经济风起云涌。包括网约车、移动支付等一大批新业态和新供给,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在日常交通出行中,过去出租车招手即停,现在则要使用手机软件叫车。很多老年人因为没有,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常常打不到车,其出行便利性受到较大影响。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维持不变常常是大多数老年人共同心理和稳妥选择。在科技不断改变社会的今天,要让老年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引导企业提供更多“适老化”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提供“适老化”服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受人尊敬,不完全在于其研发了多少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也不完全在于其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其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是否推动了社会更好地进步。 福特汽车董事长比尔·福特曾说:“我相信一个好公司和一个伟大的公司的区别在于:一个好的公司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公司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很值得企业界深思。 当前,数字经济大潮澎湃,智能服务越来越丰富,在一部手机可以畅行天下、云逛商城的丰富场景中,老年人很容易遭遇“数字鸿沟”的尴尬。事实上,不只是交通出行领域,移动支付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此,央行也在引导金融企业,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频金融场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化”金融服务。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在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能轻松搭上“数字快车”,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需要更多企业提供“适老化”服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杨忠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