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确保各项改革工作有序协调推进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
车厢春意浓 归途暖融融
小小村学堂 谋划大振兴
春节推出一揽子举措 保障餐桌供应稳定
“我在郑州挺好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小村学堂 谋划大振兴

本报记者 李晓光

昨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本该是一派忙年的热闹景象,但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大金店镇李家沟村的村民却早早来到塑料大棚,参加村里“振兴学堂”,来上平菇种植技术课。看着近处聚精会神上课的村民、看向远方暖阳下一排排塑料大棚,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田园画卷在记者眼中徐徐展开。走进大棚,记者和村民学员一起,上起了春节档的“特别技术课”。

“这几天连续多风少雨雪,一定得跟得上湿度。采摘后的根部菌渣要及时清除……”“授课”人是村里平菇种植高手曹建超。听课的除了村民,还有两个特殊学员:李家沟村两个“80后”书记——登封市纪委监委驻该村第一书记宋宁博和李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旭。授课人讲得仔细,听课人学得认真,那种好学的劲头,令人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临近除夕,更忘却了大棚外的寒冷。

“今天我是第一次在大棚里上‘学堂’!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培训,但那都是在屋内听专家和技术人员讲理论,有些专业术语还听不懂,今天曹师傅直接来我大棚里‘现场教学’, 看着平菇的生长情况给我指出问题,还用方言讲解,让我取到真经啦!真想把‘学堂’留到俺大棚。”平菇种植户李海欣对村里 “振兴学堂”进大棚的做法赞不绝口。

“振兴学堂”为何走进大棚里?记者还是有些许疑问。“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和驻村工作的逐步深入,村民迫切需求科学种植技术,特别是平菇种植技术。”李新旭“答疑”,去年8月,李家沟村建了塑料大棚,大力发展平菇种植,并成立了李家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采取集体引导、典型引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方式对平菇种植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村产业化路子。“村里现在就需要像曹建超这样的‘土专家’‘土秀才’。于是我们又将科技培训、健康教育、乡风文明等融入‘振兴学堂’教学中。”

“那怎么想到成立‘振兴学堂’?”随着话题的深入,记者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宋宁博微微一笑,拉着记者和听完技术课的村民一起回村:“跟我走你就明白了。”

沿着半山腰蜿蜒曲折的水泥道路,村民们的家傍路而建。“房屋建在路边,出行倒是怪方便。”听到记者的话,李家沟退休村委会主任常长宪接过了话头:“‘李家沟’因李姓居住沟内两沿而得名。以前大家都在东边的深山沟里住,沟深路偏、交通闭塞,可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交通闭塞,村里的教育质量自然高不到哪里,村娃们基本都没啥才艺。宋宁博在村里走访知道这个情况后,开始为村里孩子的艺术教育想办法。

“现代社会多元教育是很重要的,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才是新时代的好少年。”宋宁博看着地处山区的李家沟,思索着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就想,一定要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艺术空间。”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宋宁博和李新旭商量后,并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从孩子绘画、书法、文化传统教育等着手,让孩子们绘好画、读好书、做好人。 (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