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 第二季今起开播
空中丝路“郑”出彩
全省过年消费购销两旺
郑州春节迎客增近五成
河南春晚缘何被赞“出圈”?
“非遗”闹新春 年味别样浓
27℃ 绿城本周气温快速回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遗”闹新春 年味别样浓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在不少市民的童年记忆中,手拿糖画逛街是过年时难忘的一道风景。

正月初六下午,初春的暖阳温柔地播撒在郑州二砂文创园广场上。在热闹的郑州牛年非遗集市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糖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刘胜利正在现场表演如何用一把铁勺作糖画(如下图)。

只见他手中的勺子宛若书画家手中的画笔,糖浆勺子一颠、一收,蝴蝶舞动的翅膀便已完成。此后,他再用糖浆将这些部件小心翼翼粘贴,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出现在大家面前。

红火的非遗集市上,大刀,小猪佩奇,飞龙,生肖牛、马、鸡等多种造型的糖画组成曼妙的文化风景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市民带着孩子沉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殿堂。

刘胜利一边为小朋友们浇着糖画,一边和记者聊天。他1980年出生于惠济区师家河村,已从事糖画艺术近20年。“这些年,我主要从事手工糖画制作及传承培训工作。糖画作品可观可食,又具有时代精气神韵,特别受孩子们欢迎。正月初一到初六,我已经现场制作了数百个糖画。”

在民间糖画展演文化传承中,刘胜利简化糖画工具,创新糖画造型,除了平面糖画外,改进创新了立体糖画的制作工艺,把糖画做成工艺品,并可常年保存。2013年7月,刘胜利糖画艺术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转三版)

本报记者 成燕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